「創造選項法」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

Line

「創造選項法」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

小故事

希娜·艾揚格,出生在印度,小時候跟著父母移民到美國。在幼年時,希娜就得了一種嚴重的視網膜疾病。更殘忍的是,她從小就知道,這個病是治不好的,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眼前的世界越來越模糊,最後徹底看不見。終於,高中時,希娜幾乎徹底失明,連學業都沒能完成。

失明之後,一個嚴肅的問題擺在希娜面前。自己到底應該怎麽辦?是自暴自棄,怨恨老天不公?還是找一份自己能勝任的工作,努力適應新生活?或者是環球旅行,用自己的方式去感知這個世界?想到最後,希娜有了一個讓她興奮的發現。那就是,最後自己選了什麽,其實並不重要。

重要的是,自己依然有的選。跟健康的人比起來,她的選項雖然變少了,但是,她依然擁有選擇本身。而且,順著這個發現繼續研究,希娜居然發展出了一套,關於選擇的理論體系。

現在,她已經成為哥倫比亞商學院的首席教授。她研究的課題,就是選擇。而連續好幾週與你分享怎麼選擇的方法論,就是由希娜教授所著作的《選擇》這本書,取材出來與你分享的。

 

選擇的理論體系

你看,雖然人家看不見,但卻沒有被這樣的困境給困住,最後不但成為首席教授,還成為了暢銷書作家,是不是很激勵人心呢?你說:「啊!原來好幾個星期你分享怎麼選擇的方法,是一個盲人寫出來了呀!」對呀!就是因為作者這樣的特徵,更吸引我選用他得作品當成分享的素材。

我想,除了本身這種不願向命運低頭的故事激勵人心外,更重要的是,她為自己的命運做出的選擇,就是本篇我要與你分享的重點。繼上一篇分享完「分層選項法」之後,本篇要分享第二個方法,就是「創造選項法」。

前面提過,希娜高中沒念完就失明了,後來雖然對於選擇有深入的研究,但是對一個盲人來說,要出版一本書,簡直難上加難。不過,希娜並沒有妥協於“困難”或是“不可行”這兩個選項,他給自己創造出了第三個選項,就是用口述或是點字來完成著作。

我聽過一個游梓翔老師說過一個媽媽切西瓜給小朋友的故事。一片西瓜,媽媽刀子切下去後,結果一片大一片小。她對弟弟說:「哥哥比較大,大的給哥哥吃好嗎?」

弟弟立刻說:「不要!我要吃大的。」他這麼胖,還吃這麼多!

哥哥一聽也立刻說:「我是哥哥,本來就要吃大的,老師有教過『孔融讓梨』弟弟本來就是要讓哥哥吃呀!」

弟弟聽了說:「不要!不管,我就要吃大的!」兩個就吵了起來。好!請問,這時候,你該怎麼做呢?妳說:「兩個剪刀、石頭、布,誰運氣好,就吃大的呀!」這也是個方法,但真的輸的那一方,還是會相當不服氣的。

那怎麼辦呢?游老師說,那個有智慧的媽媽把哥哥拉到一邊說:「你不是有一台小汽車嗎?你不是一直都不想給弟弟玩嗎?你現在就借給他玩一下,然後我跟弟弟說借他玩,西瓜大的就給你吃,這樣好嗎?」哥哥猶豫了一下,媽媽立刻又說「弟弟玩一玩而已,又不會變成他的,晚上還是回你房間啦!而且你可以吃比較大片的西瓜喔!」哥哥這才點頭。

哥哥答應之後,媽媽就去跟弟弟說:「你不是想要玩哥哥的小汽車,你讓哥哥吃大的,那台小汽車你就可以玩一整天了,好嗎?」弟弟也猶豫了一下,媽媽立刻說:「那西瓜只是大一點點,多要一口很快就消化,不見了!你快一點喔,媽媽剛剛跟哥哥說了好久,他才答應的喔!不然他要反悔囉!」最後,哥哥拿到大片的西瓜,弟弟拿到小片的西瓜,又可以玩到想玩的小汽車,皆大歡喜。

這麽有智慧的媽媽,用的就是「創造選項法」。她用一台小汽車的第三種選項,就達到了更和平、圓滿的結果。網路上還有一個類似的故事。

有兩個機會讓你選。選第一個,你可以馬上拿走500萬。選第二個,你有10%的概率拿走5億。但也有90%的概率是一分錢沒有。你選哪個?假如只看這兩個選項,各有各的缺陷。但是,聰明人會主動創造出第三個選項。那就是,選5億的機會,然後再高價轉手賣出去。因為5億的中獎率是10%,所以只要你轉讓的價格不超過5000萬,大概率上是有人願意買的。你看,這不就是主動創造選項嗎?

要能增加選擇的正確性,除非特殊原因,請不要糾結於一時當下的選擇,多思考一下其他的可能性,這樣選對的機率也會大大提升,這就是所謂的「創造選項法」。

 

小結

我們每天要面臨大大小小的選擇,選對了有好結果,選錯了有壞結果,甚至不選都有不選的結果。所以,怎麼更加正確的選擇,自然很重要。若要更正確的提高選擇的正確性,可以運用「創造選項法」來思考當下的選擇。

所謂「創造選項法」就是在進行選擇的當下,再思考一下是否可能有其他選擇,甚至是創造出第三種選擇,只要選項變多,選對的機率也會變高。

 

 

 

想要知道雷龍式銷售第一人-黃國華老師更多的頂尖業務秘訣嗎?
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@或Fb粉絲團

 

加入好友

「創造選項法」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
Tagged o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