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如果你想得到從未擁有的東西,你就得去做從未做過的事。」
–– 湯瑪斯.傑佛遜 美國第三任總統
沒錯!沿著舊地圖,無法發現新大陸。我從科學研究帶你看突破的好處。
根據行為經濟學中的前景理論(Prospect Theory)指出,人們通常更傾向於保持現狀,而不是冒險。然而,真正的突破往往需要打破這種心理障礙,敢於冒險和嘗試新事物。
心理學家卡羅爾·德韋克(Carol Dweck)的成長型思維(Growth Mindset)理論強調,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更願意接受挑戰,嘗試新的方法,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就。
傑佛遜 這句話意思很簡單,就是你若想擁有更多,就去懂得原本不懂的,去做原本不會的,就可以了。也就是突破舒適圈的概念。
接著,我帶你看一個,具備成長型思維,勇於突破舒適圈的故事。
在20世紀中葉的美國,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間小教室裡,一位年輕的心理學教授阿爾伯特·班杜拉(Albert Bandura)正在準備他的講義。
他的心中充滿了興奮和緊張,因為他知道自己即將展開一項重要的研究,這項研究可能會改變心理學的未來。
班杜拉從小就對人類行為充滿了好奇。
他總是想知道為什麼人們會做出某些選擇,為什麼有些人會成功,而有些人則會失敗。
他相信答案在於人們對自己的信念和期望。
因此,他決定專注於研究人們如何通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,以及這些過程如何影響他們的行為和自信心。
有一天,班杜拉在校園內散步,看到一群學生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籃球比賽。
他注意到,一些球員在比賽中表現得非常自信,不管面對多麼強大的對手,他們總是充滿勇氣和決心。
而另一些球員則顯得猶豫不決,似乎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。
“這就是我要研究的現象,”班杜拉心想。他決心要弄清楚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在困難面前保持自信,而另一些人卻會退縮。
他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實驗和觀察,試圖揭示其中的秘密。
在實驗室裡,班杜拉和他的學生們設計了一個叫做“波波娃娃實驗”的經典實驗。
他們讓孩子們觀察一名成年人對一個充氣娃娃進行攻擊,然後觀察這些孩子是否會模仿這種行為。實驗結果表明,孩子們確實會模仿成年人的行為,這證實了觀察學習在行為形成中的重要性。
然而,班杜拉並不滿足於此。
他進一步研究了人們對自己能力的信念,並提出了“自我效能感”(self-efficacy)的概念。
他發現,自我效能感是人們對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項任務的信念,這種信念會極大地影響他們的行為和成就。
在一個重要的演講中,班杜拉對台下的聽眾說:“自我效能感是一種強大的力量,它能夠激發人們的潛能,幫助他們克服困難,實現目標。”
他的話語激勵了無數人,讓他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信念和行為。
幾年後,班杜拉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廣泛的認可,他的自我效能感理論成為心理學領域中的一大突破。
這一理論不僅在學術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,還被廣泛應用於教育、醫療、運動等各個領域,幫助人們提升自信心和實現目標。
你看,班杜拉的故事是不是說,通過挑戰現狀和勇於探索未知,我們可以發現改變生活,或事業的新方法。
突破的道理如此簡單,為甚麼多數人卻始終難以改變?歸咎主因之一就是“捨不得”你知道什麼叫“捨不得”嗎?拆開來看一下。
捨:就是付出
不得:就是得不到。
意思不就是「沒有先付出,就沒有收新穫」對嗎?
人生太多美好值得擁有,但首先要捨得、願意付出。
不願意,也會獲得,獲得什麼?「捨不得可能就動彈不得,不付出未來可能全盤皆輸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