秀晏聽完後跟小英說:「講師講得真好,小英,我們一起去進修吧!」
小英「我不要,上次我有報名上他的課,之後也沒什麼改變,浪費錢。」
因為小英績效很好,秀晏聽她說沒用,就打消了學習的動機。你說:「那是因為很多講師,很會講,不會教,所以上課沒有用。」
這或許是真的,但是你仔細想想,這是焦點對內,還是對外的想法呢?是不是對外呢?對外的意思是說,錯不在我,是外在因素。
外在因素變化萬千,與其焦點向外,撇清責任,不如焦點向內,釐清問題。我就一點淺見來分析,為什麼有太多人上完課,效率依然沒有提升。
業務人員學習,是“借人之智,善修自己”這絕對是比自己瞎摸索聰明,所以進修是對的。只是很多人搞不清楚,怎麼學才有效率。
基本上業務員學習的主題分為,“知識性”與“技術性”兩大類主題。
什麼是“知識性的課程”?就是指保險學、投資學、稅法、社會保險等等的課程。
什麼是“技術性的課程”?例如,冥想技術、表達技術、提問技術、演講技術、寫作技術等等。
釐清了學習的主題之後,接著才是了解怎麼學,才能將所學,學以致用。
所謂知識性的課程,學習的目的,是要能夠在顧客提出專業性問題的時候,你有足夠的背景知識,能夠正確、快速地回答;專業的目的,是讓顧客感知,非業務員已知。
那技術性的課程,學習的目的,是要更有效的將所學的專業,藉由你的各項技術輸出,讓顧客感知,進而達到你的價值與顧客的價錢交換的目的。
知識性課程,指的是“專業”。
技術性課程,指的是“載體”。
技術就像一艘船,專業就像你;沒有船這個載體,你很難到對岸。也就是說,沒有載體乘載你的專業,專業很難讓顧客感知,更難成交。
所以,“知識性的專業”與“技術性的載體”,都很重要,偏頗一項都不行。過去由於資訊不發達、不對稱或許可以守株待兔,但現在,你有看過任何好產品,敢不行銷、不包裝的嗎?
那這兩種主題,應該怎麼學習呢?建議如下。
1. 知識性的專業,偏重聆聽與更新。
你一定上過會計師的課對嗎?會計師因為本身業務關係,對於高額客戶關心的稅務問題較為嫻熟,那你為了可以經營高資產客戶,所以你就花了很多錢報名上課,有嗎?
這很好,沒有稅法上面的專業,怎麼給老闆建議呢?只是稅法這種專業都是文字、條款,並不好理解,所以你需要重複的閱讀、聆聽。但,閱讀不如聆聽方便,所以,我建議上這種課,應該錄音之後,重複聆聽。
還有,稅法會隨著立法院法案的修改,時常會有些微的變動,所以你也要隨時注意,你帶給客戶的專業是否已更新。
所以,知識性的課要學會,偏重的是“聆聽”與“更新”。
2. 技術性的專業,偏重練習與活用。
你一定有過,你說得很清楚,對方聽得很模糊的經驗,對嗎?為什麼呢?這是因為你沒有好的載體,所以你的專業很難有效輸出。
克萊斯勒前總裁 艾科卡說:「光有好主意沒有用,你得讓別人明白你的意思,不然都是白費。」對方只要聽不懂,你的專業真的就只能孤芳自賞,毫無價值。
那要怎麼學習技術性的專業呢?你要懂得學習順序。這學習順序是~ 「預習→學習→練習→複習,最後變慣習。」
1. 預習。
課前預習,可以讓你先了解課程的概況,幫助你正式課程的時候,更快融入實體課程中。
以我們為例。我們會讓學員先下載課程講義,作課前預習;今年我們也製作了線上課程影片,也是為了讓學員在家先預習。
2. 學習。
上課中的學習,由老師說明課程各單元的原理,以及重要性。這樣會讓學員更加重視當下的所學。
3. 練習。
了解之後的實作更加重要。教育家 蒙特梭利:「我聽過了,我就忘了;我看見了,我就記得了;我做過了,我就理解了。」所以,特別是技術性的課程,沒有練習,根本離真正的理解有很大的落差。
4. 複習。
你知道上完課之後,你的所學會剩下多少嗎?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研究,你的所學只要一天之後不練習,所學的記憶就會剩下25%。技術性的課更是如此。
為了學員“學會”非“學到”,我們提供學員免費複訓,也是基於這麼原因。
這四道學習順序,都是為了一個目的,就是希望學員將所學的技能,透過重複練習,將技能變本能。
所謂的技術,本質上是一種肌肉的記憶;是要藉由不斷的練習,才能不經思考,就能活用,這才能稱為“技術”。透過四道學習的順序,內化成慣習。
所以,技術性的課要學會,偏重的是“練習”與“活用”。
小結
真的是學習無用嗎?還是我們不懂如何正確學習呢?要能有效學習,首先是要知道學習的兩類主題。知識性與技術性。
一、 知識性。
偏重的是“聆聽”與“更新”。
二、 技術性。
偏重的是“練習”與“活用”。
知識性的專業,是要能「解決顧客提出的問題。」
技術性的專業,是要能「讓顧客知道,你有專業解決他的問題。」
想要知道雷龍式銷售第一人-黃國華老師更多的頂尖業務秘訣嗎?
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@或Fb粉絲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