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40218「情商的關鍵不在於對情緒的反應,而在於對情緒的管理」 – 賈克·薩爾金(Jack Canfield)美國作家、培訓師

Line

「情商的關鍵不在於對情緒的反應,而在於對情緒的管理」 – 賈克·薩爾金(Jack Canfield)美國作家、培訓師

 

我先從學者詹姆斯·格羅斯(James Gross)的情緒調節模型解釋給你聽:

詹姆斯·格羅斯提出的情緒調節模型,細緻地描述了人在情緒產生的不同階段進行干預的可能方式,展示了情緒管理的多層次方法。

 

以下是對模型中五種策略的詳細解析與應用:

 

1.情境選擇(Situation Selection)

這概念是指有意選擇或避免可能引發某種情緒的情境。例如:

– 避免參與可能導致尷尬的社交場合。

– 主動參與能帶來正向情緒的活動(如運動或與朋友聚會)。

 

怎麼應用呢?

你需要通過情境選擇,人們可以在情緒產生前採取預防性措施。例如,對於容易引發焦慮的考試,可以選擇提前準備和安排輕鬆的環境,以降低焦慮的發生機率。不過,情境選擇是一種早期干預策略,能有效避免情緒失控,但過度使用可能導致迴避行為的增加,影響長期成長。

 

2.情境修正(Situation Modification)

這概念是指在情境無法避免的情況下,對情境進行調整或修改以減少負面影響。例如:

– 在緊張的會議中加入幽默元素來緩和氣氛。

– 將吵雜的工作環境調整為安靜的區域。

這種方法適合無法完全控制情境的人,例如,與難以合作的同事共事時,可以通過改善溝通方式來降低衝突的可能性。

研究顯示,情境修正是一種有效的應對策略,特別是在涉及長期關係或持續性挑戰時。

 

3.注意轉移(Attentional Deployment)

這概念是指將注意力從負面刺激上轉移,避免情緒升級。這種策略分為兩種方式:

  1. 分心(Distraction): 將注意力集中在其他活動上,例如看電影或運動。
  2. 集中(Concentration): 將注意力聚焦於當下目標,例如專注於解決手頭問題。

 

怎麼應用呢?

– 考試前,將焦點轉向正面的學習成果,而非焦慮的情緒本身。

– 在激烈爭論中,集中注意力於解決問題,而非他人的語氣或態度。

研究發現,分心策略對於降低短期的情緒強度非常有效,但長期效果取決於分心後是否採取具體行動。

 

4.認知重評(Cognitive Reappraisal)

這概念是指對情境進行重新解讀,以改變情緒的強度或方向。例如:

– 將「失敗」看作是學習的機會,而非挫敗。

– 將一場令人緊張的演講看作是展現能力的機會。

 

這種策略強調改變對情境的認知,而非改變情境本身。例如,在考試中,將焦慮解釋為「這是我在意這場考試的證明」,從而激勵學習動力。

 

研究顯示,經常使用認知重評的人更能保持心理健康,因為這種策略有助於減少負面情緒對身心的長期影響。

– 案例:學生在考試期間,如果將焦慮重新解釋為「這是我努力的證明」,能顯著提高考試表現。

 

5.情緒壓制(Response Suppression)

這概念是指抑制外在的情緒表現,如控制哭泣或避免表現憤怒。然而,壓制情緒本身並不改變內部情緒狀態,只是限制了外在表達。

這概念適合短期情境,如在面試或公開場合中,壓制焦慮的表現,以避免對結果產生負面影響。

 

研究 發現,情緒壓制會增加心理壓力,且長期使用可能對健康有負面影響。

– 案例:一名領導者在重大會議中壓抑內心的不安,表現出冷靜,但隨後可能需要通過其他方式釋放壓力。

 

總結這個理論,「認知重評 vs. 情緒壓制」

●認知重評(Cognitive Reappraisal):

– 更健康的情緒調節方式。

– 有助於減少長期的負面情緒影響。

– 與心理健康、職場績效等正向結果密切相關。

 

●情緒壓制(Response Suppression):

– 短期有效,但可能導致壓力累積。

– 適用於特定場合,但不建議作為長期策略。

 

詹姆斯·格羅斯的情緒調節模型,展示了情緒管理的多樣性和靈活性。

從這個角度看,賈克·薩爾金的觀點點明了“認知重評的重要性”。

也就是說,學會重新解讀情緒,是高效情緒管理的核心,能幫助我們在各種情境中保持平衡與理性。

 

好!看完理論之後,優秀的保險顧問,你應該怎麼運用在你的工作與生活呢?

我粗淺地認為是,無論你做的再怎麼好,總有人不喜歡你,甚至誣陷你,想把你拉下來。

尤其像我很少社交,總有人覺得我孤僻、冷漠,覺得我不好相處。

其實,並非不喜歡,而是工作必須。

我需要比較多的時間思考、寫作、學習,還有回答學員的問題。若花太多時間社交的話,那對學員的學習與回覆,會較不負責,所以我必須做出取捨。

於是我犧牲了許多社交的時間,久而久之,外界就會認為我冷漠、不好相處,我想也理所當然。

 

前陣子我就碰到刻意攻擊,造謠,一位非常優秀的單位經理,也是一位好朋友告知我的時候,我也一頭霧水,對於不實指控,你猜我的心情是什麼呢?那肯定是不太好的。

接著我的行動是什麼呢?反擊嗎?這讓我想到911事件,兩架客機,撞毀了紐約地標「雙子星大樓」,震驚全球。

當時的紐約市長朱利安尼接獲通知之後,立刻到現場指揮落定,因為死傷非常慘重,所以整個美國陷入一片悲痛的情緒中。

後來朱利安尼上台對著電視媒體發表演說,他卻要求美國人要忘卻傷痛,用最快的速度讓生活回到正軌。

這演說讓當時的美國民眾譁然!大家想「難道死了這麼多人,我們不該悲傷嗎?」

 

朱利安尼是這麼說的,他說:「若遭受攻擊,我們接著選擇悲憤、挫敗的話,那我們就中計了!我們應該拍拍身上的灰塵,用最快的速度站起來,這才是我們最好的反擊。」你看,說得有多好。

雖然我不認識攻擊我的人,但我依然就對別人礙眼的地方做出微調,並請好友代為轉達,感謝對方的指正。

 

最後,除了上面我幫你找出的理論呼應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之外,我跟你分享我常用的情緒管理方法。

我認為所謂的情緒管理,就是將感覺變成思考的一種能力,冷靜思考後,無論結果是什麼,都請用正面的方式處理,你就能達到良好情緒管理的目的。

1140218「情商的關鍵不在於對情緒的反應,而在於對情緒的管理」 – 賈克·薩爾金(Jack Canfield)美國作家、培訓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