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40124「我喜歡看高品質的表演,這總讓我想起,我也要有這樣高品質的演出。」黃國華(作家、講師)

Line

「我喜歡看高品質的表演,這總讓我想起,我也要有這樣高品質的演出。」黃國華(作家、講師)

 

我從高績效心理學的角度解釋給你聽:

在「高績效行為與動機強化」學術論文,詳細分析了高績效心理學中的重要因素,特別是如何通過模範行為提升內在動機。

  • 研究發現:
  1. 榜樣作用:當個人目睹卓越表現(例如優秀的運動、藝術或工作表現)時,會產生一種「榜樣效應」,激發個人對目標的承諾感。
  2. 內在動機增強:研究指出,觀察他人的優秀行為可以刺激個人反思自己的能力,從而強化內在動機,並驅動其採取更高效的行動。
  3. 跨領域應用:這一現象不僅適用於教育,也被證實在職場中具有顯著效果。例如,觀察高績效的同事可以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和目標設定能力。

 

另外在《高績效心理學:將人類潛能轉化為領域專才》《The Psychology of High Performance: Developing Human Potential Into Domain-Specific Talent》這本書中提到成功行為模式對他人激勵的影響。

 

  • 這本書核心觀點:
  1. 心理建模(Psychological Modeling):該研究指出,高績效行為對旁觀者的影響源於心理模仿機制。人類天生傾向模仿他人行為,特別是當榜樣表現出清晰目標與專業技能時。
  2. 動機維持與行動力:卓越行為不僅能短期激勵個人,還能持續提升其目標執行力。例如,目睹優秀演講者的表現可以讓學員不僅在當下受鼓舞,還能長期追求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。
  3. 實驗支持:在教育和運動心理學中的多項實驗表明,當學生或運動員接觸到高水準的表演時,其學習能力和表現水平會顯著提高。

 

跟你說ㄧ位昆汀·塔倫蒂諾導演,他的電影夢與創新之路的故事。

年輕時候的昆汀·塔倫蒂諾(Quentin Tarantino)在加州的一家錄影帶租借店裡工作,他正坐在收銀台後,眼神專注地翻閱一張張電影封面。

他的周圍堆滿了各式各樣的B級片(就是低預算、敘事跟深度較為簡單,需要更多的創意呈現的電影)、還有很多的經典西部片和黑幫電影。昆汀心想,我也想拍一部電影。

幾年後,昆汀開始為自己的第一部劇本《狂花血濺》(Reservoir Dogs)努力。他把所有積蓄都投入其中,但依然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。

 

就是資金不夠,所以必須改走更多創意的路線。

他打破了傳統的時間線敘事,用非線性結構描繪了一場劫案失敗後的混亂與緊張,讓觀眾身臨其境地體驗角色的心理和行動。

 

堅持這樣的風格,終於在1994年,昆汀推出了他的代表作《低俗小說》(Pulp Fiction)。

電影採用非線性敘事結構,將不同角色的故事交錯呈現,觀眾被帶入一個充滿暴力、幽默與深刻對白的世界。

 

「為什麼你的電影要這麼複雜?」在一次訪問中,主持人問他。

 

「因為生活本來就不是一條直線。我只是在尋找最有趣的講故事方式。」昆汀笑著回答。

 

電影上映後,引起了全球影迷的轟動,不僅奪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,也徹底改變了犯罪電影的敘事方式。

 

昆汀導演的故事,就是一個典型的從模仿到創新,最終突破類型限制的典範。

他用黑幫電影與B級片為靈感,將自己的創意注入其中,創造出一個讓人難忘的電影宇宙。

沒錯!通過借鑒他人卓越表現,尋找一條屬於自己獨特的成功之路,也就是「見賢思齊」的意思。

 

我常跟我的團隊說「品牌的前面,一定是品質。」也就是說,沒有品質,建構的品牌會很脆弱。

所以,縱容我也是模仿,但我卻不輕易妥協任何該有的品質。

那這高品質的信念哪來呢?除了見賢思齊外,從自我能力的揮灑,與聽眾高度認同而來。

 

舉個例。我時常看「AGT」美國達人秀,許多優秀的表演者,表現簡直鬼斧神工、超凡入聖,底下觀眾看完,全場起立,掌聲、歡呼聲不絕於耳。

這種畫面時常讓我沉浸其中,我也會想像,我的授課就是這種感覺。我同時也會想,我們團隊呈現的品質,也要讓學員有這種感覺。

有學員說:「老師,聽你授課不容易想睡,你好像在演戲。」

我說「演講、演講,演有時候比講重要。因為演出來你會想看,再講清楚,你記憶更深刻,學習效果更好。」

而且,在這個演的同時,不也讓我滿足了當一個好萊塢演員的夢嗎?

憑什麼你能存在於市場上?不為什麼,就憑你比競爭者有更高品質的產出。

1140124「我喜歡看高品質的表演,這總讓我想起,我也要有這樣高品質的演出。」黃國華(作家、講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