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30604「被信任,不是你說了什麼?或做了什麼?而是因為你是誰。」part-1黃國華(作家、講師)

Line

「被信任,不是你說了什麼?或做了什麼?而是因為你是誰。」part-1黃國華(作家、講師)

 

什麼意思呢?若想到你,就聯想到「誠信、專業、體貼、責任感⋯」不需要當下你特別解釋的話,那你追求的就是恆久的成功,非短暫的成功。

 

美國被評為25位對美國最具影響力人士,其中一位管理學權威史蒂芬柯維,在《與成功有約》中所提出的「人格倫理」與「成功倫理」,我重新複習了一下,深深覺得非常值得重新梳理,幫你實現恆久的成功。

 

舉個例,經理人時常承受著龐大的業績壓力,一切有關可能幫助業務員提升銷售技巧和市場策略的課程,都會積極的鼓勵同仁參與,但這可能只能取得的短期成功。

 

為什麼?因為他的業務同仁若缺乏誠信、責任感和同理心等人格特質,就難以建立長期的客戶關係,也難以獲得同事的尊重和信賴。反之,若經理人鼓勵同仁提升內在品質的話,即使同仁在技巧上不是最出色的,他也能通過建立堅固的人際關係和夥伴信任,實現團隊和組織的長遠成功。

 

再者,在人際交往中,業務員只注重表面的形象和應對策略,而忽視真誠和正直的重要性,可能會短暫地吸引他人的注意,但難以建立深厚的友誼和信任。相反,一個始終以誠實和關懷對待他人的人,即便外在表現不那麼耀眼,也能獲得長久的尊重和愛戴。

 

「人格倫理」與「成功倫理」之間的差異,深刻反映了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轉變。這一理論指出,在20世紀早期以前,社會普遍重視的是內在的品質和價值——即「人格倫理」,這包括內在品質、正直、謙遜等品德。這些價值觀被認為是成功和效能的基石。

 

然而,隨著時間的推移,社會的重心逐漸轉向了所謂的「成功倫理」,這一倫理體系更加關注外在的成就和技巧,如社交技巧、人際操作和影響力策略等。這種變化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進步和複雜化,但柯維認為,過分依賴外在技巧而忽略內在人格的發展,可能會導致成功的脆弱和不持久。

 

也就是,若特別在意外在的成功,不重視內在的品質,例如笑貧不笑娼、開雙B就特別照顧,騎腳踏車就冷落、有高業績就被肯定,沒業績就否定等等,都屬於現在大多數人追求的「成功倫理」。

 

那到底怎麼把「人格倫理」做好呢?我明天再跟你說。

1130604「被信任,不是你說了什麼?或做了什麼?而是因為你是誰。」part-1黃國華(作家、講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