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案件來源:緣故客戶
2.客戶背景: 男生工程師42y,月薪約七萬,存款約八百萬均在基金投資;女生36y基金公司行銷策畫,有購買基金。
一子5Y一女2Y,太太名下有一戶岳父無貸款房屋居住(分年贈與給太太中)。
太太對理財不熟悉,到基金公司上班後開始覺得退休規劃很重要。
3.耕耘期間: 三年
4.客戶參加過單位什麼活動? 無
5.您之前有跟顧客互動過相關資訊嗎?
先生有體況,很希望太太可以投保壽險,因為受益人是先生,所以先生很支持。
6.客戶過往有購買的險種(或和業務員購買的險種)?
全家醫療險。太太很信賴,協助轉介紹多位客戶。
7.您想要促約的方案是?
之前曾經提過保誠彩色人生有壽險也有退休金儲蓄的。但客戶覺得有點貴,而且正值股市飛漲期,規劃動力不強。
壽險、退休可以同時滿足的方案。
8.您目前洽談的狀況?
9.洽談卡關的問題點?
覺得太太對於照顧先生跟小孩的動機不強,覺得房子已經很足夠了,對於退休規畫比較有興趣。而且因為先生較年長有又體況,太太覺得他根本不太有壽險風險。
10.您要問老師的問題是什麼?
還是覺得壽險對家庭有保障,但可能額度可以不用這麼高,客戶喜歡投資,但因配偶自己有投資所以覺得投資型保單手續費很高自己投資就好。
分紅型保單,客戶又覺得資產累積速度不快。
這樣很容易把單談很小,變成定期壽險。
想詢問應如何切入重新確認客戶痛點?
釐清客戶究竟較為重視的點為何?
有點抓不準如果想要規劃壽險退休合一商品,應該從壽險角度還是退休角度設計提問較佳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好的!你的問題,我也提供一些想法給你參考。
就你提供這個客户的背景資料,家裏應該是有相當不錯的經濟能力,只是很有自己的想法。
你就一個專業的壽險顧問,甚至是理財顧問的角度,你只要幫顧客做好分析的工作,之後客戶若想自行承擔保險規劃不足,導致的自行承擔風險,那就不是你的責任了。
我上課的時候會說,醫生收入高,是因為醫生會醫病;優秀的保險顧問收入更高,是因為厲害的顧問,會醫腦,所以收入更高。
因此,在銷售商品前,若你無法銷售一個正確的觀念給客户,客户感受不到痛點(他真正害怕的問題),客户當然不聽你的,自然是聽從自己內心的想法。特別是,層次比較高的客户。
就這個客户,你是一個保險顧問的角度,先幫客戶做好風險管理,這絕對是對的。特別是那種,發生機率低,但是損失比較大的風險,自行承擔實在非常不划算。
我給你看今周刊的這篇報導。參考底下連結
https://www.businesstoday.com.tw/article/category/183021/post/202112030030/
所以,雖然發生機率低,但不表示不會發生。你應該跟客戶確認,是不會發生嗎?還是有辦法避免發生?若是可以避免的話,那人家不考慮規劃人身保險,也是必然的。
但,你也知道,那有人可以百分百的避免意外這種風險呢?可以避免,那還叫意外嗎?因此,若是客户說他不會發生意外、生病風險,也不跟你說如何避免的話,那這種客户,就是因反對而反對,你應該轉移銷售方向。例如失能險、其他險種。
再來!我要你明白,較有效率的成交方式,順序有三
你可以看一下,底下這張圖。沒有強烈需求,你的商品利益沒有購買的必要。
只是,這種成交技術,純熟需要時間。就你發問的問題類型,我判斷,你還是不太嫻熟,因此不會使用。
再來,還有第二種效率次之的成交方式,我稱為「引導式銷售」也就是,你可以透過一個模型,來跟客户觀念溝通。底下如圖所示。
有哪些模型,可以幫你帶到引導式銷售呢?例如風險,管理四象限、理財金字塔、健康與長壽四象限、帆船理論,這些都是很好用的引導式銷售模型。只要善加運用,你就可以帶客户,用比較有系統、全局觀的了解你希望傳遞的意思,並且幫你達到有效地說服。
至於,這些模型的說明,你想知道的話,你可以問一下客服,客服可以提供影片,會是之前我回覆過學員的回覆給你參考。
因此,大部分的業務員,之所辛苦,就是在客户沒有強烈需求的當下,跟客户你一句、我一句的各說各話,業務員一直希望客户能感受到保險商品的好,但客户也保有自己主觀的想法,難以被改變,而形成交易時間,成交率還很低的結果。
回扣到你的問題,你希望把單寫大,但目前又還不純熟顧問式銷售的提問技術,那我建議你可以先參考成交效率次之的「引導式銷售」。我建議你,可以參考之前我給學員的回覆,或是問一下客服,那一隻影片也教,你看完影片之後,可以將話術稿寫下來,我幫你優化一下。
最後我幫你補充一下,客户覺得投資型商品很貴,這也是因為客户是從商品面來看商品,而且會覺得貴,自然是因為有比較基準,才會覺得貴。你試想,單純從基金的手續費,跟投資型保險的前置費用,兩個對比!任誰都會覺得貴的,不過!你也想想,投資型商品就完全滯銷了嗎?並沒有對吧!
他會覺得貴,肯定是從短期的角度來看,當然會貴呀!但若是把時間拉長到20年的話,真的貴嗎?
你可以參考底下這兩張表。
除非客戶基金一放就是20年不動,在完全不調整投資標的物的前提下,基金總費用才會比較便宜。不然,我以一年轉換一次,20年的話,投資型是比較便宜的。同時,投資型還可以依照家庭責任期間,給經濟支柱提供保費低、保障大的保險規劃。我自己就買很多投資型保險。
以上的回覆,希望對你行銷有幫助。也期盼你加速純熟提問技術,這樣你就不會出現你今天的這個問題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