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故事
在一次選「香港小姐」的決賽中,為了測試參賽小姐的思維速度和應對技巧。主持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:「假如你必須在蕭邦和希特勒兩個人中間,選其中的一個作為終身伴侶的話,你會選擇哪一個呢?」
其中有一位參賽小姐是這樣回答的:「我會選擇希特勒。如果嫁給希特勒的話,我相信我能夠感化他,那第二次世界大戰就不會發生了,也不會有那麼多的人家破人亡了。」這位小姐的巧妙回答贏得了人們雷鳴般的掌聲。
你猜猜看,這樣的回答,會不會立刻引起評委們的認可呢?
你說:「真是太有智慧了!我是評委,一定給他高分。」的確!擁有美貌,還這麼有智慧,誰能不喜歡呢?特別是我們從事銷售工作,歲月流逝的同時,也在我們臉上、身上留下痕跡,若在智慧上沒有相對的成長,那豈不太浪費了?
最重要的是要先明白,人有選擇欲,是需要被滿足、被釋放的。就像餓了要吃飯,渴了要喝水是一樣的。理解了之後,接著來與你分享,你為什麼會選錯?
在《選擇》這本書中提出了兩種思維偏見,是你做錯選擇的原因。
一、 訊息框架偏見。
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得先說說,我們在面對選擇時,為什麽會出錯?到底是哪些因素,在影響我們正確的評估選項?在書裏,作者找到了很多種,影響選擇決策的思維偏見。我從中選擇了兩種,生活中最常見的跟你說說。
第一個叫信息框架偏見。意思是,我們在評估選項時,所使用的信息框架,會影響我們的選擇。說白了,就是描述選項的方式,會干擾選擇。
比如,有一個地方爆發了病毒,有兩種治療方案讓你選。選擇方案 A,有30%的人會確保獲救,另外70%無法獲救。選擇方案 B,有1/3的可能性是所有人全活,但也有2/3的可能性是所有人都死。這時,為了保險起見,大多數人都會選方案 A。畢竟,落袋為安,能救一個是一個。
但是,假如換一種表述。選擇方案 A,有70%的人必死無疑,只有30%能活下來。選方案B,有1/3的可能性是無人死亡,另外2/3是全部死亡。這時,大多數人都會選方案 B。畢竟,你不能眼睜睜看著70%的人送死啊。
你看,明明是同一套方案,描述的方式不同,你做出的選擇就不同。在第一種表述裏,衡量的指標是存活率。這時,你就會更注重存活率,滿腦子想的都是能多救一個是一個。而第二套表述裏,衡量的指標是死亡率。這時,你的關注點,也跟著變成了死亡率,想著能少死一個是一個。
其中,存活率和死亡率,就是我在描述兩個選項時,所使用的信息框架。即使選項不變,只要信息框架不同,我們評估選項的依據就會不同。這是我們在選擇決策中的第一個思維偏見。
看完書中的舉例,我也舉一個例子。你家的小朋友對你說:「媽媽,我寫作業的時候,可以看卡通嗎?」你聽了會說:「當然不行呀!寫作業還看卡通,那你怎麼會專心呢?」
但若是小朋友換個方式問,他說:「媽媽,我可以看卡通的時候,寫一下作業嗎?」你非常有可能會說:「你看卡通的時候,還會想到寫作業喔!當然可以呀!」好!請問都是同一個時間做了兩件事,為什麼前面一種表述你說不行,後面這種,你會可以呢?
原因也跟前面書中的舉例雷同。前面的表述,媽媽關注的焦點會是寫作業,而寫作業的時候,應該做什麼?不該做什麼?媽媽就被框在寫作業的訊息框架中思考,那小孩跟你說:「可以在寫作業的時候,看卡通嗎?」媽媽一聽就想,看卡通對寫作業的影響是負面的,當然立刻說不行囉!
可是第二種表述,媽媽關注的焦點是看卡通,在看卡通時應該做什麼?不該做什麼,媽媽也被框在看卡通的訊息框架中思考,這時孩子把寫作業丟進來,對媽媽來說是一種正向的行為,當然立刻說可以啦!
這樣你懂了嗎?還有另外一種讓你做錯選擇的想法,叫「選項混亂偏見」,之後有機會再與你分享。
小結
知識的層級分成「資料►資訊►知識►智慧」,最上一層的智慧,是可以將驗證有效的知識,加以內化、運用了才稱得上有智慧。
正如《從A到A+》作者柯林斯說「真正的挑戰不在如何創造機會,在如何選擇機會。」這也是智慧最有價值的地方之一。
避免選錯的第一個誤區,就是避免陷入「訊息框架偏見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