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你不會成為你設定的目標,而是回歸到你遵循的系統。」——PART15 詹姆斯·克利爾,《原子習慣》
上週,我教妳為什麼你想透過培訓蛻變成蝴蝶,但最後還是變回毛毛蟲呢?因為你會遭遇一條制衡的迴路叫「調節迴路」。
因為你無法不受到原來環境(系統)的影響。
若你待的環境,是一個提倡學習的好環境,單位主管也有遠見,知道本事內化無法一蹴而就,那你的蛻變就會加速。
可是,若你的環境,你的同仁或主管都只在乎速成的話,那你蛻變的速度就會放緩了。
你可以回看上週五,我講的音頻課。
怎麼辦呢?我先來跟你說個故事。
有一天,森林裡傳來一個消息,青蛙們決定舉行一場攀登比賽,看哪一隻青蛙能最快爬到燈塔的塔頂。
比賽在皎潔的月光下開始進行,現場好多動物,都來看這場攀登比賽。
比賽開始。陡峭的燈塔非常難爬,於是青蛙一隻隻的掉下來,剩下幾隻繼續爬..
底下的圍觀的動物,都覺得這真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,不相信會有哪隻青蛙登頂成功。
摔下來的青蛙開始對繼續爬的青蛙說:「這麼難,要爬上去是不可能的啦!」
又有幾隻青蛙說:「愈爬愈高,萬一摔下來,會摔死,放棄吧!」
還有幾隻也說:「快要天亮了,天亮之後,會有太陽,太陽出來會把你們曬死,還是下來放棄吧!」
底下這些聲音出來後,許多青蛙太害怕了,幾乎所有的青蛙都放棄了繼續往上攀爬。
但,有一隻青蛙居然不聽底下的流言蜚語,一意孤行的繼續往上攀爬。
就在牠這樣不斷堅持的最後結果,就是這隻青蛙順利登頂成功,牠頓時成為了這場比賽的大贏家。
牠站在燈塔上,牠看到了此生中,從來沒有看過的壯麗景色,覺得這次的比賽,真的是太有價值了。
欣賞完美景之後,牠小心翼翼的回到了地面,大批的動物新聞媒體來圍著牠要來訪問牠,為什麼牠能這麼堅持的完成這場比賽?
紛紛穰穰的聲音訪問牠,可是,這位贏家似乎聽不到大家的問題?
終於,牠開口說話了,牠說:「我聽不見」。
故事聽完,你知道怎麼辦了嗎?
你可以學這個故事裡的主角,就是請你在蛻變的過程中,當一隻「耳聾的青蛙」
這你懂了嗎?
其實,真要你當一隻「耳聾的青蛙」這真的是一件困難的事,所以我會跟學員一起合作,一起共創雙贏,也就是讓學員更有效的拿到MDRT,達到「你成功,我沾光」的結果。
怎麼做呢?
這需要靠兩方面的配合。
1.首先,你知道了「耳聾的青蛙」的故事,就是你必須明白,這世界上,總有人用視力看世界,也有人用視野看世界,短視跟遠見,是永遠都會存在的。
我問你,哪一個好嗎?
你說:「當然是視野好呀!」這倒不一定。
就像,症狀解跟根本解,都有它的好處。
舉個例,手術的時候,需要打麻醉劑之後才能開刀,麻醉劑就是症狀解,手術就是根本解,兩種解法必須搭配,才是最優解。
若原來的單位,比較提倡症狀解,就是不斷地要你用「天道酬勤、死纏爛打、話術說服」等方式來產生好業績,這並沒有不對,只是這屬於症狀解,你需要優化即可。
但這種成交方式無法讓你晉升成為具權威的顧問式銷售,所以你需要堅持你的初衷,持續地接受「系統性培訓」。
就像你是一支火柴,或許單位同仁的訕笑、主管的干擾,會澆熄你接受培訓的熱情,這時候你需要繼續回到培訓教室的大火爐裡,藉由老師與同學的熱情,再把你快熄滅的火點燃,重燃你培訓的初衷。
2.我設定相關對應的機制,規定學員必須回到教室。
過去在我還沒學會「系統思考」之前,我並不知道有所謂的調節迴路,所以給予許多學員彈性的學習機制,但事與願違,我的彈性,卻造成了學員的惰性,反而導致學員學習成果放緩,甚至最後放棄培訓。
這我在後面有時間,我們在談。
最後,幫你就「調節迴路」做一個小結論
在你成長的過程,你渴望透過學習與努力,從“毛毛蟲蛻變成蝴蝶”,但往往發現自己的進步速度受到環境影響,甚至被拉回原點。這種影響你的迴路叫「調節迴路」,它會抵抗變化,讓系統維持穩定。
如果你身處的環境支持學習,鼓勵長期成長,那麼你的轉變會更順利;但如果你的環境只追求短期速成,甚至帶有負面聲音,那麼你的成長就會受到抑制。
這也是為什麼,同樣的人,在不同環境中,學習成效會有極大落差。
那麼,該如何突破調節迴路的限制呢?
最終,我常說「成功,靠的不是堅持,是維持。」懂得善用內、外部資源,才能有效加速你成功,更快突破調節迴路,真正實現你的蛻變!
「您想進階學習嗎?請點選底下鏈接,進入分類篩選功能,您就可以選擇有興趣的主題,進階學習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