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講:別讓AI成為你放棄的藉口,練出數位時代的提問力!

Line

 

「未來屬於那些懂得人工智慧的人。」— 李開復(AI 專家)
小志 是業務部門的新秀,個性活潑、口才也好,看到公司內部越來越多人用 AI 產出短影片腳本、整理客戶對話紀錄,他也註冊了一個帳號。
某天他輸入:「幫我寫一篇保險增員的貼文,要熱血、有激勵力。」
AI一秒吐出一篇文字,他掃過一眼,皺眉:「這什麼啦?像機器人寫的,完全沒有感情!」
然後他打開LINE,繼續用自己最熟悉的方法──轉貼主管以前寫的圖文,順便加上一句「歡迎加入我們!」的話。
好!小志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呢?這依然跟前兩天的問題一樣。不是不想用AI,而是:
  • 他以為 AI 會讀心 → 所以一句模糊需求就等著驚艷。
  • 他看到初稿不理想 → 立刻否定 AI 的能力。
  • 他沒學習怎麼與 AI「協作」 → 最後回到舊路,放棄嘗試。
這不是「AI不會用」,是「你還沒用對方法」。
AI 不難用,它只怕你「不會提問」。
說穿了,AI 的產出好不好,不是看技術,而是看你的認知與溝通力。

今天繼續來了解,AI使用者常見的三個認知錯誤:

  1. 以為AI是魔法,而不是夥伴 輸入一句「來點感人的」,卻不願花時間講清楚背景。
  2. 把AI當一錘定音,而不是來回雕琢的對話者 看到AI第一版不滿意,直接關掉視窗,完全不改進。
  3. 只想用AI,但從不訓練自己與AI對話的能力 結果就是:AI越進化,你越看不懂,也用不出來。
想成為「會用AI的人」,你要從認知轉變做起,再提醒一次「你的認知,決定你是否能駕馭這個世代的工具。」
今天教妳,AI溝通的「三個黃金技巧」來幫你鍛鍊數位肌肉:

✅ 1. 說清楚你要什麼,不要給模糊情緒詞

✖ 錯誤語法:幫我寫一段激勵的保險增員貼文。
✔ 正確說法:請用20~30歲年輕人語氣,撰寫一段邀請文,描述「成為保險顧問能夠選擇生活主導權」的主題,150字內,語氣像《與惡的距離》影視劇的結尾。
→ AI 不是你爸,它猜不到你內心的期待。你越清楚,它越能貼近。

✅ 2. 請舉例風格,而不是用形容詞代替你想要的感覺

✖ 錯誤語法:我想要有溫度一點
✔ 正確語法:請參考這一篇我寫的文案語氣,再產出一篇相似語調的版本。
→ AI 是個超強模仿者,只要你給得出「模板」,它就能「照貓畫虎」。

✅ 3. 不要「一直重來」,要「清楚修正」

✖ 錯誤語法:不好看,重來
✔ 正確語法:開頭太長,改成一句破題;最後加一句勵志金句收尾。
→ AI最怕「不知道你哪裡不滿意」。請像教新人一樣,清楚給出修改點。

再給你三個行動提醒,讓你邁向「AI時代的超能力者」:

  1. 會用AI,不是炫技,是基本功。
  2. 你越會提問,AI越像幫你開外掛的隊友。
  3. 別等未來逼你學,現在練才有主導權。
不是你不行,而是你還沒熟練。
與其每天羨慕別人用AI做出驚人的內容,不如每天花10分鐘練習與AI對話。
因為未來,不會等你準備好給你迎接。
未來會像李開復說的:「未來屬於那些懂得人工智慧的人。」
第三講:別讓AI成為你放棄的藉口,練出數位時代的提問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