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這不是人類對抗機器,而是人類與機器的合作。」—— 加里・卡斯帕羅夫Garry Kasparov(西洋棋冠軍)
小美 是保險公司的年輕顧問,看了無數人用AI快速產出貼文、合約摘要、保單故事,她也心癢癢地想學。
第一次嘗試,她輸入:「請幫我寫一段溫暖的保險故事,適合PO臉書。」
AI立刻吐出一段話,她讀完臉都垮了:「怎麼這麼沒感情、沒重點?還是自己寫吧。」
後來她對外說:「AI沒那麼厲害,還是人腦比較好。」
但真的是這樣嗎?這主要也是因為不會運用的問題。
小美根本就不是在用AI,而是在「對抗AI」:
她期待AI能一次寫好一切 → 結果一失望就放棄。
她沒有給方向、沒有舉例、也沒有修改建議 → 卻希望AI完全懂她。
她不是合作,而是期待一種魔法!
你必須明白,AI不好用的三種錯誤認知:
把AI當成「代打」,而非「搭檔」 你丟給它一個任務,什麼都不講,還要求表現完美。
一試失敗,就貼標籤:「AI不行」 而不是反問:「是不是我不會用?」
只想靠直覺輸入,卻沒有結構性的對話習慣 結果就是:你怎麼說,它就怎麼「瞎猜」。
你的認知,將決定你能不能帶一個AI這個高手神隊友。
AI,就像一位天賦異稟的新同事,只是不會讀空氣、不會猜你想什麼。它的強大,需要你學會怎麼「開口」。
今天我們繼續來了解,應該怎麼讓AI這個神隊友來有效地幫助你。
✅ 1. 先說清楚你要什麼,再來談要不要合作
錯誤使用:請寫一篇有溫度的故事。這是錯誤指令。
正確使用:請用第一人稱,描述一位父親在孩子住院後決定買保險的過程,加入感人對白,結尾加一句鼓勵的金句。
→ AI 是超強隊友,不是猜心小助手。
✅ 2. 舉例說清楚你要的風格,而非抽象描述
錯誤使用:我想要有情緒張力。這是錯誤指令。
正確使用:請參考這段內容的語氣(貼上範文),照這個風格改寫。
→ 舉例,就是最好的語言。
✅ 3. 不要「重來」,要「改進」
錯誤使用:一直按重新生成。
正確使用:第二段太長,請簡化成一句;結尾沒感動力,加上父愛金句收尾。
→ 改進,不只是AI的責任,也是你溝通清晰的證明。
再幫你做三個關鍵提醒:
AI不是取代你的人,而是強化你能力的手。
學會給AI「任務清單」,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。
你不是在跟AI比誰比較強,而是在學習如何與高手合作。
請記得,AI不是威脅,而是機會。它能寫故事,但你必須給主題;它能排版,但你必須給風格;它能預測,但你必須定目標。
你給得越清楚,它做得越精彩。
因為 ——「這不是人類對抗機器,而是人類與機器的合作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