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巨頭開過,片甲不留」劉潤(商業顧問)
小豪是保險業的老將,業績穩、客戶黏著度高,每次說到行銷素材,他都拍拍胸脯說:「這些我請設計公司弄就行了,我專心拜訪客戶就好。」
直到有天,公司要求各單位自製增員海報、社群主視覺、個人形象照。他看著別人用AI 10分鐘生成一張【宮崎駿風格的個人照】,又做出一張【客製化名片背景+海報素材】,而自己卻還在等外包設計傳檔案、修圖、重排版。
那一刻,他沉默了,也嚇壞了!不是他不努力,而是他的工具,已經落後一整個時代。
正如劉潤說的:「巨頭開過,片甲不留。」
AI 就是現在的滔天巨浪,如果你還停留在「等別人幫忙」,那你不是慢,而是即將被淘汰。
特別我在今年年度大方向演講中也提過,大企業實在有一種「我不殺伯仁,伯仁卻因我而死。」也就是,企業所提供的附加價值,就足以威脅許多產業,甚至威脅到你的生計。
所以我提到,最可怕的競爭是「跨界」競爭。
你看底下這張圖
你想想,只要照片上傳,就能生成各種暢銷動畫風格的圖片,那你思考一下,這會威脅到什麼產業呢?當你不懂得居安思危的時候,你已經陷於危險之中了。
你必須重新更新的三個錯誤認知:
1. 圖片生成很難,我不是設計人
→ 修正,其實現在很多圖片AI都用中文指令就能操作,操作比點PowerPoint還要視覺化。
2. 有圖庫、有模板就夠了
→ 修正,市場競爭的是「個人化+風格化」,光靠Canva模板只會越做越像,越做越沒有記憶點。
3. 畫圖是加分項,不是基本功
→ 修正,現在的圖文傳播主戰場是:短影音縮圖、貼文封面、個人名片背景,你不會做,就少了傳遞影響力的「第一秒注意力」。
今天是談AI的最後一集,我們就輕鬆一點,我教你三個實用 AI 圖片生成技巧,讓你一個人,也能變設計團隊。
✅ 技巧一:「先問AI能做什麼」,而不是自己瞎猜
❌ 錯誤用法:「幫我做一張名片」
✅ 正確做法(多輪演練):
第一輪指令:
>「我想做一張保險顧問的名片,請列出三種不同風格方向(如專業系、可愛風、卡通風)。」
第二輪指令:
>「請選出一個最能幫助我建立信任感的風格,並幫我生成一張主視覺草圖,用來當作名片背景圖。」
👉 多輪對話,會讓AI不只是執行,而是協作。
✅ 技巧二:「角色化圖片」讓你內容更具吸引力
使用範例:
>「請幫我把個人照片轉成宮崎駿動畫風格,背景是陽光下的草地+夢幻保險城堡。」
這類角色圖非常適合用在:
– 保險說明動畫角色
– 課程封面
– IG風格形象照
👉 不只吸睛,更能打破對保險的距離感。
✅ 技巧三:「主題式海報」一圖勝千言
實戰用法:
>「請用溫暖溝通為主題,幫我生成一張深藍色背景、金色字體的演講海報,內容為:如何用AI輔助保險溝通。」
→ 加一句提示:「風格參考《紐約時報》的設計感。」
這種圖片可以應用在:
– 講座邀請
– IG貼文開頭圖
– 教學課程主視覺
👉 一張圖,就能幫你打開市場對話的第一扇門。
好!給你三句提醒,幫你從「圖片門外漢」變身「風格領導人」
1. AI圖片工具,不是「給你一張圖」,而是幫你做一套素材流程。
2. 你給得越清楚,它做得越個性化;你問得越多輪,它成品越精準。
3. 會用圖片的人,不是成為設計師,而是你成為讓更多人看見的品牌傳播者。
最後提醒你:
你不是要跟設計師競爭,也不是要變成畫家。 你只需要——會下指令、會選方向、會微調結果。
當別人還在等「設計交稿」,你已經用AI設計出你的下一場簡報、活動宣傳、個人形象升級海報。
這才是未來真正的能力差距。 不然劉潤老師說:「巨頭開過,片甲不留。」老師說的片甲不留,才會你無關。
我在課堂上常問學員說,你是哪一種型的保險顧問?底下此起彼落,而我的答案是「你是調整型的保險顧問」
現在、當下的這場仗,不是在比美工、比技術,真正比的是你更強大的“適應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