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國華-雷龍式銷售第一人
台灣頂尖銷售專家 鴻語顧問有限公司
台灣頂尖銷售專家 鴻語顧問有限公司
大家好,我是雷龍式銷售第一人,國華老師
「當你能在語調上與對方做好同步,無形中你的心與對方的心就搭起了一道橋樑,讓你更清楚洞悉對方的內心世界。要能這樣,你就要看懂對方的VAK。」
一個日本的電視主播正在訪問一位相撲選手,對話內容是這樣的。
「賽前教練有給你什麼意見嗎?」
「嗯…唉…賽前…教練要我專注…。」
「今天這場比賽,轉眼間就結束了呢。」
「對呀!……我進了全力……唉…。」
「最後麻烦跟支持你的粉絲們説句話好嗎?」
「好的…我很開心…謝謝大家。」
聽得出來他們的對話感覺卡卡的,有嗎?為什麼相撲選手接受訪問時,回答會這麼僵硬呢?這其實就跟彼此慣用的表象系統以及職業有關。
電視主播,他們慣用聽覺進行溝通,而相撲選手因為職業的關係,慣用身體感覺(就是觸覺)進行溝通。
上一集的播客中,我教你認識了所謂的優位表象系統,也叫主要的感官用語。主要分成「視覺型、聽覺型、觸覺型」這三種。若你與溝通的對象,使用了不同的主要感官用語,還記得上一集我跟你舉的兩個例子嗎?「動物方程式」兔子女警與樹懶公務員的對話,還有志明要送春嬌禮物的情境,都因為不懂配合對方的主要感官用語,導致了溝通不理想的結果。
本集,繼續帶你認識,如何運用優位表象系統,來達與對方口語上的契合。口語契合做好,就是做好有效的跟隨對方舞步,這是建立信賴關係的第一步。
要能運用對方的優位表象系統進行溝通,首先呢,你必須知道,你自己是屬於哪一種優位表象系統的使用,自己都不清楚自己,怎麼去了解對方呢?
這裡我教妳一個方法,你試著判斷自己是屬於哪一種優位表象系統。這個方法有四個步驟。
步驟一:回想一下最近有什麼「有趣的體驗」
現在,請你回想一下,最近身邊有沒有什麽有趣的事,而且請你要抱著沒想到會發生那種事的心情來回想。
步驟二:動筆寫下這様的體驗
接著,我要請你抱著,想將這樣有趣的體驗分享給別人的心情,動筆寫下來。記得,不是要請你寫作文,只要用平常說話口吻寫下來就行了。
步驟三:計算VAK的表現數量
確認寫下來的表現是屬於「視覺」(V)、「聽覺」(A),還是「身體感覺」(k),然後計算一下,哪一種比較多。
步驟四:檢視自己的VAK傾向
現在,請你檢視自己所寫的短文中,所使用的VAK比率與表現特徵等。
聽完不懂?沒關係,我來跟你舉個例子,你會比較了解。有一篇短文是這樣寫的。
今天第一次上了國華老師的課。假日一大早,我就揉著惺忪睡眼,前往上課的教室。畢竟是第一次上課,只好有樣學樣地上課,並跟著練習。代表分享的時候,真的很緊張。
不過也因為了解很多重要的行銷概念與原理,我也慢慢地産生與趣,一回神才發現已是中午用餐時間。
上課時間過得很快,不但認識了很多行業內的高手,我也很興奮地期待下一次上課。
好!在這個短文中,我帶你來拆解一下,這個同學的主要感官用語是什麼?
今天第一次上了國華老師的課。(這屬於中性的用詞。)
假日一大早(“一大早”是視覺的用詞),我就揉著惺忪睡眼(“揉著”是觸覺的用詞),前往上課的教室(“前往”是視覺的用詞)。
畢竟是第一次上課(這屬於中性的用詞。)只好有樣學樣地上課(“有樣學樣”是視覺的用詞),並跟著練習(“練習”是觸覺的用詞)。
代表分享的時候(“代表分享”這是聽覺用詞),真的很緊張(“緊張”是觸覺的用詞)。
不過也因為了解(“了解”是中性用詞)很多重要的行銷概念與原理,我也慢慢地産生與趣(這段話是屬於觸覺的用詞),一回神才發現(“發現”是視覺用詞)已是中午用餐時間。(“用餐”是觸覺的用詞)
上課時間過得很快(“過得很快”是視覺用詞 ),不但認識(“認識”是中性用詞)了很多行業內的高手(“行業內的高手”這是中性用詞),我也很興奮(“興奮”是觸覺的用詞)地期待下一次上課。(“期待”這屬於中性的用詞。)
我們來算算看,這位同學的視、聽、觸覺,那一個用得比較多!
| 視覺:5個
| 聽覺:1。
| 觸覺:6個
| 中性用詞:5個
好!算下來的結果,觸覺用語出現了六個,那這位同學「主要感官用語」偏向觸覺型的可能性相當高。
你說:「哇!要這樣分析,好麻煩呀!有沒有簡單一點的辦法?」這個嘛,是啦!下一集,我再教你另一個判斷方法,若你願意搭配使用的話,就會更精準的知道,你自己是那一種主要感官用語。
知道了方法之後,現在請你摘下你的耳機,試著用我教你的四個步驟,試試看吧。
對了,寫完短文之後,若要進行詞彙的判斷,你可以對照一下上一集的,三種不同優位表象系統,主要會運用的詞彙進行判斷。但,你真的覺得太難的話,那我也建議你,可以來上實體課程,會有更完整的教學的。
從傾聽對方的說話過程中,你就能判斷對方目前正以何種主要的感官用語進行表達,從而判斷對方是哪一種優位表象系統。若這個時候,你能在口語用詞上也採用與對方一致的型態,這樣便能在內容上充分呼應對方,有效的建立親和感。
一個人的內在心境,往往隨著其外在語調的表現而顯露無疑,當我們能在語調上與對方做好同步,無形中就是你的心與對方的心,已搭起了一道橋樑,幫助彼此的神經系統,更清楚洞悉對方目前的內心世界。在心意相通的同時,兩人都能感受到一種和諧融洽的狀態,這便是親和感,也稱為信賴關係。
好!有關口語與非口語的呼應技巧,我已經教給你了,怎麼樣?有沒有覺得,要對方做好聽你說話的準備,真的沒有這麽簡單對嗎?但我相信,就你的求知慾,這樣的方法,還不能滿足你。現在,我在教你「跟隨對方舞步」做好“呼應”的第二大技巧「觀察度測法」。
觀察度測法(英文叫Calibration)
度測,指的是辨識人們外在行為模式的變化,以作為衡量人們思考與感受狀態變動的一種方式。我們都知道,內心所思考的,會下意識的顯露於外在的行為上。(下意識是指,對外界刺激的習慣性反應。是一種略帶模糊意識,卻是不知不覺的意識歷程。)
你可以用觀察度測的方式,去判斷對方是“喜歡/不喜歡” 、或是“同意/不同意” 、或是“是/否” 、“好/不好”等練習,來培養你感官的敏銳,並將這樣的敏銳度,運用在你的業務行銷上。
我也跟你分享,我銷售課程的當下,就常透過觀察度測法,讓我總能在第一時間,鎖定我的準客戶,並且不用對方口語說明,我就能精準洞悉對方心裡的喜好、判斷我當下的銷售決策。老實說,我真的覺得這技巧,對於成交實在太有幫助了。
你肯定聽過這句話:「嘴巴說不要,但身體很誠實。」就是這道理。這個身體,若從心理學的角度看,就是潛意識的一種表現。你要學的,就是透過觀察度側的方式,看出對方現在的心理狀態。
舉個例子。我上課的時候,若學員想要下課了,他們不用說,我看他們下意識的行為,我就知道他們想下課了。他們會收拾好講義或筆記,女生就會把包包放在桌上,或是雙腳會朝向門口的方向,這些行為動作,常常比嘴巴說更精準。因為嘴巴會騙人,但自然反應,不會。
好!那怎麼使用「觀察度測法」去看出對方當下的真實心裡狀態呢?本篇篇幅有限了,我下一集再來完整教學吧。
最後幫你總結一下本集的學習。
1.要能看懂對方是那一種主要的感官用語,你要先知道自己是哪一種優位感官用語。了解了自己的,你再看懂對方的感官用語才會有意義。
2.所有被驗證有效的方法,要怎樣才會對你的工作跟生活產生幫助呢?答案就是「學以致用」對嗎?我想你肯定是同意的。那我問你,你覺得我剛剛教你識別自己的主要感官用語,你覺得有效嗎?那請問,你剛剛嘗試了嗎?
沒有?那就是「知道,卻做不到」對你的幫助是有限的,待會聽完總結之後,去好好的練習一下吧!
你應該聽過,有人跟你抱怨,上課沒有用對嗎?其實他說的對,為什麼?就是因為不把所學拿來用,當然沒有用,你同意嗎?
3.所有比你成功的人,可能比你努力外,更可能是所懂、所會方法比你有效。要能做到「跟隨對方舞步」除了口語與非口語的技巧之外,還要懂得運用你敏銳的觀察力,這裡稱為「觀察度測法」。很多時候,身體下意識的自然反應,遠比對方嘴巴說出更能讓你判斷出,對方當下的真實心裡情況。
學好「觀察度測法」再加上「學以致用」的練習內化,那你將更容易與溝通的對象,快速的建立親和感。
好,若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,也請你分享給你的夥伴。
我是雷龍式銷售第一人,國華老師!期待下一集,再一起與你共同學習。掰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