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請教老師:
上架構表達力時學到SCQA是情境導入,而QSCA是信心增強。
SCQA與QSCA除了架構上,Q的位子不同以外,
我觀察了講義裡的範例,
在SCQA裡的Q部分,
我個人感覺比較像是我們講出答案(就是課堂上說的舉例:犯小人是誰)
而QSCA的Q部分,
講義裡的範例好像都是以「您覺得oo狀況最大的問題是什麼」為開頭,
讓客人去思考這個問題,在說完C部分後再說明一次「所以oo狀況最大的問題是xxx」
我個人感覺起來如果是用問題為開頭問客人讓客人思考,效果好像比我們給答案更有力道(當然像老師你說的:我們的答案比客戶更有價值是我們要的)。
這是我對於這兩者架構的想法,如有錯誤再請老師給予指正。
另外想請教老師,這兩者架構有個別的建議使用時機嗎?或這是說看使用習慣即可呢?
很好的問題喔!
跟我當年學這個表達架構的時候,我也有這樣的問題。
好!我來跟你做個說明。
SCQA這個架構,是芭芭拉·明托的《金字塔原理》書中,主要介紹的寫作和組織思考框架,是作者最初始的架構,後來有很多商務人士將其改良,才有你在課堂上學到的變化版。
SCQA與QSCA再架構上,
基本只是Q的位子不同,但原理其實是一樣的,
最重要的就是那個Q,也就是造成問題的主因,
你能告訴客戶,就像我在課堂上說的,
說中了「你犯小人」這不厲害,
能夠告訴我『小人是誰?』那才是最厲害的。
我舉個簡單的例子-拿減肥舉例,用SCQA來示範:
「你去健身房運動,是想減肥對嗎?」這是S
「但是,你卻愈減愈肥對嗎?」這是C
「你知道為什麼嗎?」這是Q
你若說的原因更貼近問題的核心,那你就容易說服對方。
例如你說:「減肥主要是七分吃,三分練。練得再多,吃沒有控管好,過多的脂肪,還是會讓你的體態不漂亮的。」對方才會茅塞頓開,豁然開朗。
「你想知道怎麼減肥更有效嗎?」這是A。
對方欽佩了「你對問題的洞察」之後,這時候你給予建議,對方接受度就會更高了。
現在我在用QSCA來示範:
「你知道減肥最大的問題,是什麼嗎?」這是Q。
對方說:「就是愈減愈肥呀!」
接著好好的呼應對方,讓對方有參與感,你的點頭、微笑,就是讓對方有成就感。
「我也來提供我的建議你聽聽看好嗎?」這是S。
對方說好!
你繼續說一個對方不能反駁的事實、情境,讓聽者知道某些背景知識。
例如你說:「很多人都想擁有好的健康體態,所以去運動減肥,你同意嗎?」
對方很難說不同意!這是常態。
「很多人都想報名健身房,想運動減肥,但很多人卻都減肥失敗。」這是C。
你知道為什麼嗎?
這時候無論對方說什麼,你依然不反對,然後你要說出減肥最核心、最大的問題,最好是對方沒想到,且認同的。
例如你說:「減肥最大的問題,就是搞錯了吃跟練的比例。」
「減肥主要是七分吃,三分練。練得再多,吃沒有控管好,過多的脂肪,還是會讓你的體態不漂亮的。」
「搞錯了吃跟練的黃金比例,這才是減肥失敗最大的問題,你同意嗎?」對方聽了就會有一種茅塞頓開,豁然開朗的感覺。
「你想知道減肥成功的黃金比例怎麼做嗎?」這是A。
搞清楚這兩種架構的使用方式之後,回到你的問題,你問:「另外想請教老師,這兩者架構有個別的建議使用時機嗎?」
我在使用這兩種架構表達,我基本比較喜歡QSCA的架構,
因為第一個Q是一個提問,而提問本來就是對抗注意力飄移很有效的辦法,所以我個人喜歡這個表達架構。
當然SCQA的架構,我也喜歡,
因為你所說的情境,直接跟對方有關,對方也會比較想聽。
然後你又能立刻說出對方的痛點,還能點出造成痛點的主因,這也能有效地贏得對方對你的欽佩。
所以,你最後一句話是對的!「看使用習慣」也對,而且你兩種都知道怎麼使用,
然後你可以每次都用不同的表達架構,讓客戶覺得你懂很多,而且也讓客戶對你捉模不定,每次你都能用不同的溝通方式跟客戶溝通,你也能有效地贏得對方對你的欣賞與欽佩。
以上提供你參考,不懂再繼續提問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