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2025 年 8 月 31 日

NLP 假設前提第7講



「在變動中站穩的,從來不是最強者,而是最會轉彎的人。」——NLP 假設前提:

在保險業務中,有效溝通不僅僅是話術技巧,而是一種隨時調整、靈活應變的能力。
想想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:颱風突襲導致活動延期,他依然能臨時規劃出完美備案;客戶臨時更改需求,他不慌不忙,甚至還能拿下訂單。這些高手的祕密,不是運氣好,而是具備強大的「彈性思維」。

NLP(神經語言程式學)有一句經典假設前提:「最有彈性的人,掌控整個系統。」
這句話在保險業務現場尤其適用,因為不確定性與突發狀況,是業務日常的必修課。


為什麼彈性思維是有效溝通的核心?

許多保險顧問誤以為,有效溝通只要「說對話、用對話術」就好。但在真實銷售現場,變化往往超出你的預期:

  • 客戶突然提出難題,你該怎麼回應?
  • 專案計畫遭遇突發事件,你如何安撫團隊並調整方案?
  • 銷售流程被打斷時,你能否用另一種方式重新吸引對方注意?

彈性思維讓你不再依賴唯一的劇本,而是擁有多套方案,根據情況快速切換。這不僅能降低焦慮,也能展現專業與信任感。
這一點正是**「雷龍式銷售」**在保險業務培訓中反覆強調的要素:不只是懂產品,更要懂如何隨局轉變。


彈性思維不是「隨便」,而是「多選項策略」

有些人誤會彈性等於優柔寡斷或隨意改變,但真正的彈性,是基於目標清晰下的快速調整能力。

彈性強的人,通常具備以下特質:

  • 不執著於單一方法:如果 A 行不通,他們會立刻嘗試 B 或 C。
  • 保持行動選擇權:不被情緒綁架,能冷靜思考多種解法。
  • 持續測試與修正:遇到阻力時,快速檢驗並優化策略。

這種心態與能力,不僅能應對業務現場的變動,還能讓你在客戶眼中更可靠、更專業。


銷售現場案例:為什麼彈性讓成交率更高?

假設同樣兩位保險業務員面對客戶提問:

  • A 業務員堅持原本設計好的話術,一旦被打斷,就顯得不知所措。
  • B 業務員能順勢接住問題,換個角度用故事或案例重新引導話題。

結果顯而易見:B 更容易贏得信任與成交,因為他能「對應現場」,展現真正的有效溝通力。


如何培養彈性思維?三個 NLP 行動指南

1. 建立「備案肌肉」
每當設計計畫時,問自己:
「如果這個方案失敗,我還有哪些選項?」至少準備兩種備選方案,讓自己在突發狀況中有可替代的應對策略。

2. 練習「意圖與方法分離」
你的目標是固定的,但達成方式可以多元化。
例如:「若客戶無法面談,我是否能用線上會議或影片說明?」
這種思維會讓你的行動更具彈性,也更能展現專業。

3. 模擬突發狀況的應對
像飛行員訓練一樣,為自己設計「情境演練」。例如:

  • 客戶臨時取消會議,我下一步怎麼跟進?
  • 面對刁難問題,哪三種回應能緩和氣氛?

這些演練能在真實場景發生時,幫助你更快做出有效反應。


為什麼彈性思維與 MDRT 顧問息息相關?

要達到 MDRT 的業績水準,光靠標準話術與死板流程是不夠的。
真正的 MDRT 顧問,不僅懂產品,更懂人性。
他們能隨著客戶的需求變化,靈活調整策略,同時維持良好的情緒與專業表現。

在**「雷龍式銷售」**的保險業務培訓中,彈性思維被視為核心能力之一,因為它能:

  • 提高成交率:更快找出客戶真正想聽的解決方案。
  • 降低壓力感:不再害怕突發狀況。
  • 增強信任感:讓客戶感覺到「你真的懂我」。

總結:有效溝通,就是用彈性掌控局面

在變化快速的保險市場,沒有一套流程能保證永遠有效。
你不是流程的奴隸,而是能靈活引導流程的「策略指揮家」。

記住:

  • 當計畫被打亂時,別慌;
  • 當客戶改變需求時,別硬碰硬;
  • 當環境變動時,請用你的彈性去找到新解法。

你想成為「彈性最高的人」嗎?

想學會更多 NLP 溝通技巧、提升彈性思維與成交力嗎?
立即了解我們的【雷龍式銷售】,專為想挑戰 MDRT 的業務員打造!

📩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溝通挑戰,讓我為你設計專屬方案!

tq0715

previous post next post
LOGO-白色-文字.png

關於黃國華

鴻語顧問創辦人
2023 MDRT焦點會議講者
行銷與流通研究所碩士
通過CFP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考試
「5分鐘上手圈粉攻略」作者

聯絡資訊

訂閱電子信

即時收到業界最新消息

週週提供業務心法

© 2025 鴻語顧問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