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保險業這個「靠人說服人」的產業中,溝通不只是技巧,更是看透人性的能力。
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:客戶講話口氣強硬,卻說「我只是想幫家人多想一步」?
或是組員老是拖延,卻說「我也不想這樣,但真的壓力很大」。
這些行為,乍看之下令人沮喪,但如果你學會運用NLP假設前提,你會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溝通世界。
根據 NLP(神經語言程式學)的核心觀點之一:「沒有壞人,只有用錯方式想要好結果的人。」
在 NLP 的邏輯中,每個人行為背後都有一個正向意圖。
這不代表行為是對的,而是即使造成負面結果,出發點可能是保護、自我照顧,或是避免傷害。
這點對保險業務非常關鍵,因為我們每天都在與人性互動。
▶讓我們來看幾個真實常見的例子:
從雷龍式銷售與MDRT頂尖業務員的訓練角度來看,
真正的業務高手,不是急著糾正對方的行為,而是看穿背後的動機,設計出更能接住人心的回應方式。
當你不再急著糾正對方的行為,而是說:「我知道你這麼做,一定有你的理由」,這句話像是一把解鎖對方心防的鑰匙。
這不是妥協,而是示弱中的智慧,是建立影響力的起點。
許多業務員會對過去的自己懊悔——「我怎麼那麼沒效率」、「那次怎麼講那種話」。
但 NLP 教你看見:「當時的我,是用我能想到的方式,在保護自己。」
這種自我理解,能幫助你走出自責,回到前進的節奏。
當你懂得看懂意圖,就能引導對方從舊有的行為跳脫。
例如你察覺對方一直掌控細節,是出於「怕搞砸」的意圖,
就能說:「既然你想確保品質,我們一起釐清步驟,分配好再來處理,這樣你會安心一點嗎?」
這句話可以打開最緊閉的心門。
尤其在保險增員面談中,面對防備心強的人,不需要急著勸,而是先讓對方知道:「你被理解了」。
例如:你明知道要打電話給客戶,卻拖了三天。
不是你不專業,而是你心裡怕被拒絕、怕沒準備好。
當你看懂這個需求,就能去調整「準備流程」,而不是一直責備自己「不夠積極」。
例如:一個夥伴總是愛碎念細節,與其說「你太囉唆」,不如說:「你希望事情不出錯,這我懂。不如我們來先定一個共同優先順序,好讓事情更順利推進。」
這樣的轉譯,不只是溝通力,更是保險業務員要成為MDRT思維者的心法核心。
在保險業務培訓中,管理者最常遇到的難題是「溝通不良」、「誤會多」、「團隊氣氛差」。
其實,多數問題不是策略錯,而是大家都困在自己的行為評價裡,沒有人看懂對方的意圖。
使用 NLP 假設前提做管理,你將:
這種文化,正是 MDRT 團隊能長期穩定輸出的關鍵條件。
下次當你對一個人的行為感到無力、沮喪甚至想放棄時,請先問自己一句:
「他這麼做,是在保護什麼?他是在滿足哪個內在需求?」
你會發現,那個你以為「很難搞」的人,其實只是用錯方式試著讓自己好過一點。
他不是敵人,而是還沒學會更成熟表達的人。
而你,也不只是觀察者。
你是那個有能力看懂意圖、重新設計互動的人。
你不是推銷員,而是能引導對話的認知教練。
👉 現在就免費點選「試聽」我們的《雷龍式銷售 》,學會NLP 假設前提的實戰技巧,讓你在行銷、增員與組織帶人上,全方位升級!
📩 或在下方留言,告訴我,你最近最困難的一次溝通,我們將提供 NLP 框架的回應腳本,幫你轉化僵局!
「您想進階學習嗎?請點選底下連結,進入分類篩選功能,您即可選擇有興趣的主題,進階學習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