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2025 年 9 月 19 日

1140828「真正的資產配置,不是選對商品,而是選對目的與結構。」 ── 黃國華(作家、講師)




「真正的資產配置,不是選對商品,而是選對目的與結構。」 ── 黃國華(作家、講師)

很多人以為,只要有投資股票、有買保險,就是有在做「資產配置」;只要錢放在銀行,就「最安全」。

但真相是:你選擇的不是工具,而是在選擇你的未來財務結局。


先讓我們拆掉五個最容易搞混卻極具風險的觀念:

  • 「買保險或股票就是資產配置?」

 錯!資產配置是一種結構與比例的思考,不是有買就是會分散風險。

  • 「金融工具只關係投資,不關稅務?」

錯!保單、基金、債券的結構不同,會直接影響所得稅分類、遺產稅計算與報稅方式

  • 「銀行存款最安全」?

錯!通膨才是你最不知不覺的敵人。存款安全,但報酬低於物價上漲率=實質貶值。

  • 「金融機構就是安全保證?」

錯!操作錯誤、槓桿過高、結構不明,即使在合法機構內,也可能產生帳面與稅務風險。

  • 「商品越複雜越厲害?」

錯!複雜≠高報酬,反而可能因不懂結構而踩中風險或被國稅局認定為避稅操作。


【真正的財富管理,是理解金融工具背後的風險、稅務與資金流動】

金融工具不只是拿來投資,更是你資產增值、稅務優化與風險控管的關鍵橋梁,以下是你該懂的五個核心原則:

  1. 間接金融是風險轉移的中樞,不是單純存錢管道

金融機構將閒置資金引導至需要資本的企業或家庭,透過產品設計實現信用創造與風險分散

  1. 選擇金融工具前,先搞懂你的財務目標是什麼

退休 → 年金/債券型基金

教育 → 穩健型基金分期投資

傳承 → 保單+信託

每個目的,搭配不同屬性工具,才是有效配置

  1. 資產配置本身就可達成稅務優化

結合保單信託+定期贈與+分層投資工具,能讓你做到:資產移轉、節稅、控風險,一箭三雕。

  1. 選擇時請看四件事:流動性、風險、報酬、稅負

ETF好賣但波動高,保單穩定但流動性差,年金報酬低但保障長壽風險…選對不是選熱門,是選合適。

  1. 制度風險也要規劃進去

金融機構也可能出事。

你該知道「存保制度」、「保險安定基金」的作用,規劃裡要納入最壞情境保底機制。


【你不是在挑一個金融商品,而是在配置一套未來的風險管理系統】

你的職責不是單純幫客戶「挑一檔基金、配一張保單」,而是成為客戶人生資金流的導航員,幫他們在風險、稅負與報酬之間找到最穩定的平衡點。


「您想進階學習嗎?請點選底下連結,進入分類篩選功能,您即可選擇有興趣的主題,進階學習囉。

snowsky

previous post next post
LOGO-白色-文字.png

關於黃國華

鴻語顧問創辦人
2023 MDRT焦點會議講者
行銷與流通研究所碩士
通過CFP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考試
「5分鐘上手圈粉攻略」作者

聯絡資訊

訂閱電子信

即時收到業界最新消息

週週提供業務心法

© 2025 鴻語顧問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