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40505 「機器智慧將會是人類最後需要發明的技術。」— 尼克·博斯特羅姆Nick Bostrom(哲學家、AI風險研究者)

Line

「機器智慧將會是人類最後需要發明的技術。」— 尼克·博斯特羅姆Nick Bostrom(哲學家、AI風險研究者)

 

小薇 是一位非常資深的保險業務主管,帶過的顧問超過百位,自己也拿過無數獎項。

她的口頭禪是:「我們這行靠的是經驗與人情味,這才是決勝的關鍵。」

直到有天,一場內部會議中,她看到一位剛入行不到一年的新同仁展示了三樣東西:

  • 用AI分析公司現有客戶分群,產出客製化提案策略
  • 輸入逐字稿,AI直接幫她總結會談紀錄+製作報告
  • 用AI設計增員宣傳影片腳本,語氣自然、畫面分鏡都有

當天底下爆出一片掌聲時,小薇笑不出來了。她心想:「這工具太強,但我還完全不會用…」怎麼辦?

小薇的問題不是沒天分,而是還停在「人腦時代」。

未來,最強的智慧,不是從你腦袋長出來,而是你學會結合「人腦+電腦」

在這個時代,你不需要再樣樣親力親為、用力拼、花一整天寫貼文、整理報表、自己打草稿。

因為:這些工作,AI 只要 1 分鐘就能幫你搞定。

問題是 —— 你,願意學嗎?你懂怎麼用嗎?

 

你需要明白三個「還活在舊時代」的錯誤認知

  1. AI只是噱頭,熱一下就退流行 → 但真相是,AI是這世紀最根本的基礎建設,就像「電力」一樣重要。
  2. 我這年紀學不來AI,用不上也無所謂 →但真相是,你不用學全部,只要學「怎麼讓它輔助你做現在的事」。
  3. 我看不懂那些技術語言,所以不學 → 但真相是,現在的AI是講中文、會解釋、會對話的智慧隊友,只要你「願意開口」。

今天繼續來學三個「你一定學得會」的AI實戰技巧

 

1. 不確定怎麼開始?先請AI幫你「建問題清單」

❌ 錯誤方式:「幫我寫一篇關於長照險的貼文」

✅ 正確操作:「我想寫一篇長照險貼文,請先幫我列出五個可以切入的常見問題,然後幫我挑一個最適合用故事開頭的題目。」

👉 這是由AI反向引導你提問的技巧:你不需要馬上有答案,只要從「請AI幫你設計題目」開始,你的創作就啟動了。

2. 與AI來回3輪,找出最適合你的語氣與結構

✅第一輪:請AI用三種語氣寫同一段文字(誠懇 / 活潑 / 專業)
✅第二輪:選一個語氣,請AI改寫成 SCQA 結構,第三輪:根據你自己的習慣,再加上你的結尾金句

👉 這種「逐層引導」的互動方式,就像請一個資深編輯陪你慢慢打磨文字,而不是一鍵吐完你就照抄。

 

3. 把「我會問」練成「我會反問」

✅不是只問AI「寫什麼」,而是學會「針對AI產出反問它」

例如:

  • 「這三段結構合理嗎?有沒有重複?」
  • 「這篇文的開頭有沒有吸引力?可以幫我改強一點嗎?」
  • 「這個建議書的邏輯順序清楚嗎?請你重新排序一次。」

👉 這是進入高階使用的關鍵:你不只把AI當工具,而是練你的邏輯回饋力

讓它不只幫你產出,也幫你「檢查」與「提升」。


幫你再做三句重點提醒:

  1. 會使用AI產出是初階,會請AI幫你回饋才是高手。
  2. AI越來越強,不是要取代你,而是幫你校正盲點、放大優勢。
  3. 學會問、學會反問、學會對話,你就會超越99%的AI使用者。

AI的發明,不是為了取代人類,而是為了把人類從重複、瑣碎、機械的工作中解放出來

讓你能專心做最有價值的事情——說服客戶、陪伴成長、傳遞價值、創造感動。

正如 尼克所說:「機器智慧將會是人類最後需要發明的技術。」

 

你不需要發明它,但你必須學會使用它

這不是選修,是必修

否則,你將會是那群,當AI幫別人加速時,你還在原地等待靈感的那個人。

 

「您想進階學習嗎?請點選底下連結,進入分類篩選功能,您即可選擇有興趣的主題,進階學習囉。

https://taiwantopsales.com/教練專區/

1140505 「機器智慧將會是人類最後需要發明的技術。」— 尼克·博斯特羅姆Nick Bostrom(哲學家、AI風險研究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