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智慧之路分成五個階段:掌控情緒、解除自以為是的想法、調整信念、放棄執著、喚醒直覺。」《內部掌控,外部影響》作家 瓦德瓦
我先從科學的角度解釋給你聽。
什麼是直覺?直覺是表層意識,跟潛意識之間,的一種下意識。
有這幾個特性
在丹尼爾卡尼曼《思考快與慢》書中有提到,直覺的運作機制。
這本書將人類思維分為兩個主要運作系統:
卡尼曼的理論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的直覺(系統1)在許多情況下運作良好,但也容易因為偏見或誤判導致錯誤。
而系統2則雖然更精確,但啟動需要更多時間與精力,因此我們日常生活中更多依賴系統1。
如果將直覺與這一理論對應,直覺主要是系統1的產物,它整合了過去的經驗和模式識別,快速做出反應,且不需要太多的意識參與。
了解系統1、2之後,你就知道為什麼給予自己好的學習資源如此重要了對嗎?
因為你所見所聞積累,都會形成你的直覺,方便你快速判斷、決定。
如果你希望自己總能做對決定,你就必須懂什麼是智力跟智慧。
什麼是智力?什麼是智慧?
「智力」是能幫你更快更好地把一件事做成的能力,「智慧」則是問自己為什麽要做這件事的能力。
智力指引行動,智慧指引智力。
書中有一段話,說到好「有智慧的人拒絕接受給定的條件,包括不完全接受自己的信念。他會問還有沒有別的選項。他時刻對自身和周圍真實世界的信號保持敏感,他會質疑情緒和想法,他能跳出自身的禁錮。所以他就算不聰明,也不至於引爆自己。」
我很認同,有智慧的人,是一個可以掌控自己情緒的人。可以說,有智慧的人,無論如何,都不會失控暴怒。
作者說的通往智慧之路的詮釋,我也非常有感,不走好前面的四條路,喚醒的直覺,根本就是本能,而不是本事。
擁有智力,讓你做事更有效率;擁有智慧,讓你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。
「您想進階學習嗎?請點選底下連結,進入分類篩選功能,您即可選擇有興趣的主題,進階學習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