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有時候壞事是注定要發生,而我們卻無能為力。那我們何必擔心呢?」《獅子王》
你知道新冠疫情爆發的時候,除了一般外科之外,有一科門診也人滿為患,那就是精神科。
為什麼?
因為好多人都擔心自己會確診,然後焦慮到無法正常生活,只好找醫生。
不過想想,你能控制病毒愛上你啦?這種不可控因素,擔心也沒用的。
我從科學的角度分析給你聽,
一、壓力管理理論(Stress Management Theory):
根據理查德·拉扎勒斯(Richard Lazarus)的壓力理論,壓力源的核心來自於人們對壞事的解讀與應對方式。
如果壞事被認為是無法改變的,且沒有個人控制權,那麼接受這一點而不是對其過度焦慮,能幫助減少壓力。
壞事雖然無法避免,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反應,從而有效地管理心理壓力。
二、接受與承諾療法(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, ACT):
ACT強調,接受無法控制的情境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健康策略。
當壞事發生時,與其過度擔憂,不如學會接受事實,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以控制的事物上。
這種策略有助於減少焦慮,並提升對生活的滿意度。
跟你說一個全世界短跑最快的男人,尤塞恩·博爾特的故事,
尤塞恩·博爾特出生在牙買加的一個小村莊,這裡是一個寧靜的農村,遠離城市的繁華。
他的父母經營著一間小雜貨店,生活雖然簡樸,但充滿了愛。
小時候的博爾特並沒有任何特別的野心,唯一吸引他的是跑步。
他和同伴們在鄉村的田野裡追逐打鬧,跑得比所有人都快,那時的他並不知道,這個天賦將改變他的一生。
博爾特的父母早早發現了他的跑步天賦,並決定全力支持他。
13歲時,他參加了全國學校體育競賽,初露鋒芒。
然而,在比賽中,他的身體開始出現問題。
由於年齡小、身體發育不完全,博爾特的腿部肌肉經常拉傷,這讓他陷入了極大的痛苦。
每次受傷都讓他停訓好幾個月,這對年少的博爾特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。
雖然他也會自我懷疑,但他的教練不這麼認為,他會跟博爾特說:「受傷是你成長的一部分,你還年輕,這些挫折只會讓你變得更強大。」帶著這樣的信念,博爾特開始更為謹慎地對待訓練和康復,學會了聆聽自己的身體,適應訓練的節奏。
他的傷痛雖然持續,但他的決心卻也更堅定。
事業的轉折點:雅典奧運會的失敗
2004年雅典奧運會,博爾特終於站上了世界舞台。對於年僅17歲的他來說,這是人生中最大的榮耀。
然而,受傷再一次打擊了他。他在比賽中因腿部痙攣未能發揮出水平,最終被淘汰出局。
站在場邊,博爾特感受到巨大的失望和沮喪,幾乎想要放棄。
然而,教練再一次給了他力量。「你有的是時間,博爾特。這只是一次小挫折,失敗不會定義你。」這段話點燃了博爾特內心的火焰。他同意也明白,這次失敗是他前進路上的一部分,而不是終點。
經歷了雅典奧運會的失敗,博爾特重整旗鼓,將所有的挫折轉化為動力。
他開始進行更加科學的訓練,專注於修復自己的身體,同時不斷加強技術。
2008年北京奧運會,博爾特再次站在100米的起跑線上,這一次,他充滿信心。
當槍聲響起,博爾特衝了出去,像一道閃電。
他沒有再回頭,也沒有再受到傷病的影響,9.69秒——他打破了世界紀錄!
當他沖過終點,雙臂展開,那一刻他成為了全世界的焦點。他的微笑和動作成為了經典的象徵——他不僅贏得了比賽,還重寫了田徑歷史。
博爾特的成功並未就此止步。在隨後的幾屆奧運會和世界錦標賽中,他不斷刷新自己的紀錄。
然而,隨著年齡增長,身體的負擔也變得越來越重。
他再度面臨傷病和競爭對手的壓力,但每次,他都能找到突破困境的方式。他的心態不再被過去的失敗和傷病所困擾,而是專注於每一天的訓練,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。
尤塞恩·博爾特成為了歷史上最偉大的短跑運動員,贏得了8枚奧運金牌和多次打破世界紀錄。他的故事告訴我們,成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,而是由無數次的失敗、傷痛和重生所鑄就的。
看完故事,建議你謹記這句話,叫「縮小關注圈,擴大影響圈」。
「縮小關注圈」就是不要去管你不能控制的,例如:天氣、疫情,或是商品價格,這是你不可控的。
「擴大影響圈」就是專心去做你能做的,例如擔心下雨就戴帶傘,害怕疫情就做好防疫,覺得商品貴就努力提升自己被客户認同、接受的價值。
你知道嗎?擔心其實也是很耗費體力的,而且你無法改變什麼。例如,像我,疫情三年了,公司營收驟減,這確實讓我擔心。
不過擔心沒用,我利用空檔時間提早完成了全系統性課程的工程,讓擔心變踏實的放心。也成就了被諸多頂尖保險顧問認同的「雷龍式銷售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