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失信就是失敗。 」——埃米爾·左拉(法國作家)
作家這樣說,我覺得太過武斷了。
我潤飾一下,我覺得是「持續的失信,會讓人導致失敗。」
所以,想在事業上取得成功,許下的承諾,無論對方尊卑,都應該兌現。
我從學術的角度說明給你聽。
- 信任理論(Trust Theory):
- 信任是社會互動的基礎。
研究表明,信任能夠促進合作、提高群體的穩定性。當信任破裂時,合作關係就會瓦解,這可能導致關係的破裂、業務合作失敗等。
- 社會契約理論(Social Contract Theory):
- 根據社會契約理論,個人或群體之間的社會契約是維持秩序和信任的關鍵。
如果其中一方違背了契約(即失信),整個契約系統就會受到破壞,導致社會或組織內部的失敗。
我帶你看一個因爲失信,導致企業巨大損失的故事。波音737 Max事件
在美國華盛頓州的波音總部,氣氛異常緊張。
隨著2018年和2019年接連發生的兩起空難,波音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審視與壓力。
這些事故不僅奪走了346條無辜的生命,也將波音公司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。
在每一場高層會議中,波音的領導者們面對著一個殘酷的現實:他們的旗艦機型737 Max暴露出了致命的設計缺陷。
而這一切的背後,隱藏著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——公司在推動這款飛機上市的過程中,忽略了潛在的安全問題,並未完全透明地向監管機構和公眾披露。
「我們不能再隱瞞了,」一位高層在會議上打破了沉默。
他知道,公司已經無法再繼續掩蓋事實。
事實上,波音的工程師們早就發現了飛行控制系統的問題,但由於成本壓力和市場競爭,公司選擇了迴避,並希望問題不會暴露。
然而,隨著調查的深入,真相開始浮出水面,信任危機迅速蔓延。
然而,現在的現實是,波音公司已經失去了全球範圍內的廣泛信任。
隨著各國航空管理部門對737 Max的禁飛令相繼生效,波音公司的股票暴跌,訂單被取消,巨大的財務損失如山洪爆發般湧來。
公司不得不投入數十億美元來修正問題、賠償受害者家屬,並努力挽回公眾的信任。
你看,波音他們曾經是全球航空工業的象徵,但漠視問題的結果,導致波音和失信已經牢牢地綁在一塊。
我小時候,有個家電業務,為了做我爸生意,他在爸旁邊對我鼓勵著說:「弟弟,你考上二專,叔叔給你一千元獎學金。」後來考上之後,業務完全忘記這件事,但我卻到現在都沒忘。
長大後再看到他,我就覺得這個人,果然得到他應該有的結果了。
所以,我在給別人下獎勵的時候,為了怕我自己失信,我都會請對方紀錄在LINE的記事本中,避免自己忘記。
《影響力》這本書中說:言行高度一致,大多跟個性堅強、智力出眾連結,言行一致是邏輯性、穩定性和誠實感的核心。
那你知道你為什麼能成為優秀的保險顧問了嗎?因為你言出必行,許下承諾,無論如何都會負責到底對吧!
我認為,失信,任誰都有過。
但持續失信,那肯定離失敗不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