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30627「通常我們花在求取新知的心力,比運用新知來的多。」《銷售巨人》

Line

「通常我們花在求取新知的心力,比運用新知來的多。」《銷售巨人》

 

 

人總是喜新厭舊的,對吧?昨天我看電視,看到一位女模特兒說「好吃抵不過新鮮。」哈!真的深有同感。

 

 

只要有更美、身材更好,可以製造更多話題,立刻就又變成了媒體新寵。所以,藝人真的必須要多才多藝,才能長久贏得粉絲的心。

 

那為什麼人們對新知的追求往往大於對舊學的鑽研呢?這背後有幾個主要原因:

 

1.**新鮮感驅動**:新知識往往帶來新鮮感,人們對未知事物有自然的好奇心,這種新鮮感可以激發學習的動力和興趣。

 

 

2.**信息過載**:當代社會信息量巨大,新知識不斷被創造和傳播。人們在試圖跟上時代的步伐中,可能會忽略對已知知識的深入學習和應用。

 

 

3.**成就感和效用**:學習新知識可以迅速帶來成就感,尤其是在技能快速變化的領域。相比之下,深入舊知需要的時間和努力更多,回報感可能更慢顯現。

 

 

4.**實用性和應用壓力**:現代社會強調知識的實用性和即時應用,新技能往往與當前的職業需求和市場趨勢更緊密相連,使得學習新知識顯得更具吸引力。

 

 

基於這些因素共同作用,使得你在學習選擇上傾向於新知,而不是進一步深化和擴展既有的知識。

 

 

為什麼我說我很有感覺呢?
因為許多學員就是這樣,當初說的山盟海誓,到後來我必須請客服,三請四拜託,請學員回來上課。
學員學都學不完,更談不上88小時知識、技能的內化。
但當初又羨慕我擁有很好的寫作、演說、溝通的能力,因此才報名上課。

 

 

這種情況在許多學習領域都存在,從專業技能到個人興趣愛好都面臨「學多於用」的問題。
我剛好相反,我是「用多於學」而已。

 

我常說,知識有兩種,一種是廣度,一種是深度。
廣度用來與顧客產生連結;也就是妳說的話可以跟人產生共鳴。這靠泛讀與聽課。

 

深度用來解決問題。這靠大量的演練與實戰。
不夠精專的知識,就像知道怎麼游泳,但不去游,永遠不會游。懂得運用,才能將知識升級為技術。

 

什麼是技術?
不需要思考,就能直覺的運用,就是技術了。就像開車,你不用思考怎麼開,就開會家了吧!

 

與人連結的知識很重要,解決問題的知識更重要;多而不精的知識,很像戰國趙括的紙上談兵,帶來結果就是歷史上,恐怖的四十萬人傷亡的災難。

1130627「通常我們花在求取新知的心力,比運用新知來的多。」《銷售巨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