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老師,這是我寫的文章,請您協助修改
💡💡💡同樣是頂客族,為什麼有些人選擇壽險搭配遺囑,讓配偶擁有完全主控權?
若有一天另一半先走了,你希望他/她留下什麼?
是一筆能快速到手、無爭議的愛,還是讓法律決定?
小敏和阿傑,現年50歲,結婚十五年,沒有孩子。
他們擁有兩棟房子與3,000萬退休金。
去年阿傑生了一場大病,好友老王來探望,氣憤地說他正跟小舅子打官司,沒想到多年跟老伴的積蓄,竟要分給他!
阿傑常說:「如果我先走,希望小敏能立刻拿到所有的錢,繼續過生活,不用看任何人臉色。」
這對夫妻因此開始規劃:
✅ 把一棟房子賣掉,將大部分資產規劃成壽險給小敏。
✅ 剩下的財產寫進遺囑,希望只留給對方。
✅ 計算好特留份給小姑,讓小敏擁有房產的繼承權。
小敏說:「我們沒有孩子,把重要的留給彼此。」
阿傑這麼做,是因為:他用了三把金鑰匙
🔑 壽險就像一把專屬的金庫鑰匙,填上受益人,錢就能第一時間安全交到手,不用經過漫長的遺產分割。
🔑 財產轉換,就像把散落在四處的積木收進箱子,既減少遺產稅,也替未來先預留一筆照顧基金。
🔑 遺囑則像一份地圖,把房子、存款、投資每一項清楚標註,避免爭吵和誤會。
⚖️ 想讓配偶取得全數遺產,建議:
✅ 結合遺囑與壽險受益人規劃。
✅ 注意《民法第1138條》與《遺產及贈與稅法》第16條第9款之免稅規定。
遺囑+人壽保險,就是最穩妥的雙保險傳承組合。
減法理財,就是用正確的工具,把愛與財產留給對的人。
❤️ 想知道怎麼搭配壽險與遺囑?私訊我,一起討論屬於你的規劃。
👉 你不寫遺囑,財產可能流向你最不想給的人。
#減法理財 #資產配置 #理財入門 #頂客族遺產 #傳承 #傳承愛 #簡單的財務
(配圖和粉專文章連結,一併給老師過目)
再請老師瀏覽協助優化,謝謝。
老實說,你這篇針對頂客族的品牌文章,已經有很好的主題切入與情境設計,尤其是透過小敏與阿傑的真實案例來帶出壽險+遺囑的重要性,讓讀者能「感同身受」是非常好的策略。
但若你希望這篇貼文能更強化品牌信任感與轉換力,我建議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來優化:
專家視角 | 評估重點 | 現況觀察 | 優化建議 |
品牌傳播專家 | 是否建立清晰的專業人物形象,讓受眾想進一步認識你 | 主角是小敏與阿傑,但你顧問的角色僅出現在 #hashtag 和結尾 | 建議在文中自然嵌入你的聲音或解釋,例如:「我建議他們這樣做,因為…」建立 你= 減法理財顧問 的心智印象 |
文案設計專家 | 是否每一段話都引導「參與感+行動動機」 | 語句已具情緒力,但 CTA(呼籲行動)僅出現在最後一段,力量偏弱 | 可強化中段的「轉念提問句」,例如:「你希望你伴侶未來要感激你,還是去法院和你弟弟打官司?」提升私訊動機 |
例如在這句話中加入你的人設:
「這對夫妻因此開始規劃…」
可優化為:
「我幫這對夫妻重新規劃後,他們決定這樣做…」
👉 這樣可自然地讓讀者感受到你是「幫助別人處理難題的專業角色」,而不只是說故事的人。(這點你保留使用,若你沒有真實的案例,覺得有欺騙準客戶的話,直接跳第二個建議。)
原本 CTA 是:
「想知道怎麼搭配壽險與遺囑?私訊我,一起討論屬於你的規劃。」
建議改為兩段式引導:
「這對頂客族夫妻,懂得用壽險與遺囑留愛給對的人。你呢?有沒有想過,**你不寫遺囑,錢可能留給最不想給的人?**」
「私訊我,我會教你怎麼『用一份保單,把爭吵變成祝福』。」
建議補上這類情感濃、可共鳴的金句:
「寫遺囑不是怕死,是怕愛你的人沒有被保護好。」
區塊 | 原文優點 | 優化空間 | 建議做法 |
開場 | 情境引導佳 | 欠缺提問收攏讀者注意 | 用「你會怎麼做?」來開場 |
中段故事 | 真實可信 | 缺乏專業身份的嵌入 | 用「我建議他們…」自然導入顧問身份 |
結尾CTA | 有行動呼籲 | 力道不夠、感性強理性弱 | 用問題+具體好處雙重引導 |
讓我再強調一次:
第一、「書寫文章,是讓你輸出的不只是情感,還有令準客戶佩服你專業的權威感。主要為自己深化的專業而寫,次要才是寫給準客戶看的。期待你能堅持。」
第二、「一篇品牌文的目的,不只是說服,更是讓潛在客戶想認識你。」
期待你優化後的版本,可以讓你這個顧問角色更鮮明、可信,讓更多人把「想問怎麼處理資產」這件事,第一時間就想到你。
雷龍式銷售 黃國華
學員回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