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.案件來源:陌生開發
2.客戶背景: 醫師
3.耕耘期間: 兩個月
4.客戶參加過單位什麼活動? 單位到醫院辦的seminar 講座
5.業務員之前跟顧客互動的相關資訊說明?
總共三訪,客戶把自己有些未稅資金。
所以最後與他談:
小朋友的保障、小朋友不一定能有大人的財商,
保單是一個很好的工具、長期的稅務安排合法化、
資金可以透過低利借款靈活運用(這是我們時常跟客戶提可以做資產配置的好處)、
未來小朋友要出國到時候可以用的海外資金、
未來投資的時候可以再做使用
6.客戶過往有購買的險種(或和業務員購買的險種)? 醫療險
7.想要促約的方案是?
分紅保單
女兒-100萬/10年期
兒子-100萬/10年期
保誠人壽分紅保單
8.業務員目前洽談的狀況?
客戶已經簽約
但想了想覺得利率好像太低
想要撤單
9.洽談卡關的問題點?
客戶很容易跟太太討論後感到利率太低
10.業務員要問老師的問題是什麼?
我相信有資產的人必須透過保單來做配置,
但是我覺得跟他們談這些他們很容易一開始覺得很不錯後來又撤單,
這就是我在行銷上想了解的部分。
目前我跟客戶都是當面談 ,
只有一則訊息是他要撤單的訊息,
我現在在思考要怎麼回覆,最主要還希望約他太太出來。
因為客戶目前私訊說:與太太討論後,希望可以撤回,因為利率太低。
我目前訊息是想要這樣回覆:
醫師,撤回當然完全沒有問題~
我們當時簽約有幾個需求:
好!我先就你優化的問題給予建議:
🔎 原文分析
醫師撤回當然完全沒有問題~
我們當時簽約有幾個需求
…(列需求)
您與太太的想法我都一樣非常重視
但是一直沒有機會與太太洽談…是否可以當面與兩位再做說明
1.(信任角度)
▶用字「撤回當然完全沒有問題」雖然表達尊重,|但容易讓客戶覺得「撤回=輕而易舉」,反而減弱了成交的穩定性。
▶條列需求沒有問題,但缺乏「把需求重新連結到太太也會關心的面向」。現在看起來像是在重複自己的立場,而不是建立「夫妻共同信任」。
2.(行為經濟學角度)
▶條列的 5 點雖然專業,但仍停留在「理性層面」;客戶太太撤單的理由是「利率太低」,屬於心理錨定效應。
▶若沒有重新設計「比較框架」(如:低利率 vs 高彈性、合法避險),她的認知偏誤不會被打破。
(信任)
•強化語氣:不要「撤回沒問題」,而是「我理解、也尊重太太的顧慮,因為這份規劃必須讓您們夫妻都安心才有意義」。
•把需求連結到夫妻共同點:例如「小朋友教育、家庭資產彈性」這些是雙方都會在意的。
•強調「一起參與」:這樣才能讓雙方都覺得被尊重。
(行為經濟學)
•重新設計框架:把「利率低」轉換成「資金用途多元/風險分散」的對比。
•減少抽象:條列 5 點需求,不如聚焦在 3 個最能打動太太的痛點(教育、資金彈性、避險)。
•加上「再確認」的語氣,降低損失規避心理。
醫師您好,
我完全理解並尊重太太的顧慮,因為這份規劃一定要讓您們夫妻都覺得安心,才有意義。
當時我們一起討論的重點,不只是利率,而是:
需要優化的原因:
我做個對比分析表給你看:
面向 | 原文 | 優化後版本 | 優化原因 & 專家依據 |
開場語氣 | 「醫師撤回當然完全沒有問題~」 | 「我完全理解並尊重太太的顧慮,因為這份規劃一定要讓您們夫妻都覺得安心,才有意義。」 | 避免把撤單講得太輕描淡寫,轉為強調「夫妻共識」的重要性。👉 信任:信任要涵蓋家庭雙方 |
條列需求 | 「1. 希望處理未稅的部分…2. 保單當活期帳戶…3. 小朋友金錢管理…4. 海外帳戶…5. 經濟週期避險」 | 「1. 未稅資金合法化+彈性 2. 小朋友未來金錢管理與教育 3. 經濟循環中分散風險」 | 條列過多會稀釋重點,需聚焦在夫妻共同關心的三大議題。👉 行為經濟學:簡化選項、降低認知負荷 |
需求連結 | 「以上這幾點醫師若覺得是您想解決的問題…」 | 「這些議題我相信太太也一定會很在意。」 | 將需求轉化為「家庭共同關心」,而非只針對醫師。👉 信任:建立夫妻共識 |
約見面 | 「是否可以當面與兩位再做說明」 | 「我建議我們可以找個時間三位一起坐下來,把太太的想法也放進來,再確認是否需要調整。」 | 原文較像「業務需求」,優化後像「家庭顧問的貼心建議」。👉 信任 + 行為經濟學:降低撤單損失感,強調安全與再確認 |
優化之後,我來給你策略與行動建議:
我完全理解妳的困惑。其實這個情況在我們行業裡非常典型,因為牽涉到兩個關鍵:信任的範圍與決策心理的偏誤。
我想用兩個視角,幫妳拆解並轉化成具體策略:
執行步驟:
執行步驟:
面向 | 當前做法 | 問題 | 建議優化 |
信任建立 | 與醫師三次當面談,太太缺席 | 只得到單方信任,另一半容易反對 | 成交前就要要求夫妻共同參與,否則成交只是暫時 |
論點設計 | 強調保單的資產配置功能 | 客戶太太只看到「利率低」 | 用「活期帳戶+避險+子女教育」等多重價值對比利率 |
撤單處理 | 收到訊息後回覆需求清單 | 太太仍缺席,無法打破異議 | 用「信任顧問」語氣邀約太太,轉成「家庭共同決策」 |
未來預防 | 著重個人專業說服 | 缺乏心理偏誤管理 | 事前設計「雙人決策框架」,避免事後撤單 |
1)真的有高額客戶要談,打算怎麼談,可以跟我討論一下。
2)「可以預防,就不要處理」這在「成交提問力」中,我會詳細教你。其中特別會提到,如何用「利益」去讓客戶跟可能的干擾因素溝通,例如醫師的太太。
3)真的不能見面,用文字訊息溝通,也可以先把文案給我幫你看一下。
✅ 總結
成交只是開始,但如何把「信任」從單人擴展到「夫妻共識」這細節的把握,才是你真正安穩成交的關鍵,也會是你來接受培訓,你會學到的。
而且,你必須學會聽出客戶的弦外之音,
因為或許“利率”只是表相,背後是心理偏誤,才是你需要真正處理的,
因此你要設計雙人決策框架來,真正做到「預防問題,不用處理問題」。
雷龍式銷售 黃國華
學員回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