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.案件來源:轄區
2.客戶背景: 夫妻傢俱批發工廠/三子一女,三子都是從警,女兒農會員工,自從女兒在農會,有關保險都會詢問女兒,目前第二代關係還沒有熟絡
3.耕耘期間: 10年
4.客戶參加過單位什麼活動? TS
5.業務員之前跟顧客互動的相關資訊說明?
小孩獎學金申請
車禍理賠
定期三個月績效報告、配息標的轉存
購買女兒農會產品
6.客戶過往有購買的險種(或和業務員購買的險種)?
老公:偏愛月配息(美金、澳幣)
老婆:儲蓄、醫療、月配息
7.想要促約的方案是?
老婆、女兒好康愛
8.業務員目前洽談的狀況?
目前因買過澳幣商品,匯率從30落到現在,就非常不滿意國泰的理財,切入商品就反感(尤其是老婆)
9.洽談卡關的問題點?
因兒子公教都有幫父母投保,保費又便宜。
老婆家也是有親人在金融,相當信任。
理財買房才實在,近五年內購屋兩間,出租中。
10.業務員要問老師的問題是什麼?
針對這戶客戶即將60歲,又另外三兒未婚,資金都有預留(結婚)目前應該朝哪個方向。
其實因幾張保單澳幣匯率,儲蓄和月配息匯率影響,目前還沒有獲利,當然有其他月配息保單獲利是很好。
因澳幣匯率這部份也多少我在客戶面前有些缺少信心。
好喔!很高興這麼快就收到你的問題了。
在你純熟所有「雷龍式銷售」88小時全課程的知識技術之前,我先給你三個具體的方向、對策參考,或許方向會比較正確,行動之後的結果無論成不成交,都歡迎你提出來跟我再討論,若你願意這麼作,你很快就會感受到,你的成交效率將進步神速。
我先幫你整理一下你的主要問題:
客戶背景:夫妻經營傢俱工廠,三子從警、一女為農會員工,子女皆有參與父母保險規劃。
現況重點:客戶偏愛月配息,過往曾購買澳幣商品,匯損嚴重,造成對國泰商品反感,尤其老婆。
卡關主因:
① 已被兒子公教保單保障;
② 老婆信任金融親人;
③ 過往匯率損失降低信任感;
④ 家庭偏好投資不動產
提問焦點:客戶即將60歲,資金預留給未婚子女,希望知道如何切入建議與恢復信心。
專家視角 | 觀察重點 | 問題本質 | 建議切入點 |
心理學家 | 客戶對過往損失的情緒未釋懷,信任尚未重建 | 損失記憶轉移為對商品的不信任 | 承認損失+重新定義照顧家人價值 |
行為經濟學家 | 客戶受到損失厭惡與錨定偏誤影響 | 以虧損作為新決策對照標準 | 改變比較基準 → 家庭責任與選擇權保障 |
1️.【先處理信任,再推動建議】:建立「損失共情」的情緒橋樑。
商業的兩條鴻溝,一條是「信用不傳遞」;一條是「資訊不對稱」也就是消費者不容易信任賣家,也不清楚你具備哪些專業知識。
所以,你必須先取得客戶信任,就像你會先到我的官方網站了解我一樣。
另外,未來在「架構表達力」的課堂上,你會常常聽到我說「沒有痛點,沒有賣點」因為一開口就是商品(解決方案),老婆會直接情緒防禦。我建議你需要先示弱、創造共情。
🔹你可以說:
「那時候澳幣匯率的波動,我其實也一直放在心上……這段期間,我很想找個能讓您覺得『這次的安排是值得的』機會。買不買保險這不重要,而是想讓妳知道,我其實一直都希望重新取得你的信任。」
2️.【從理財轉向關係】:切入「三子未婚+父母即將60」的家庭規劃痛點
🔹你可以說:
「妳家三個兒子都還未婚,如果妳和先生哪天健康亮紅燈,他們的選擇權是不是就會被壓縮?你們現在做的是保護孩子未來的選擇權,讓他們能安心選擇自己的人生。」
若你覺得這樣太直接,你可以運用「比喻」,或是未來你會在「故事魅惑力」課程中學到如何說故事,讓客戶深刻感受到保險規劃的重要性。或是你用一些有效的金句開場切入。
例如:
「好的子女,不是要拿多少錢給父母,而是能不讓父母擔心;好的父母,也不是要留多少錢給子女,而是不造成子女負擔。」
「只要是人,都會面臨風險,您是可以賭,但子女輸不起。」(賭風險不發生)
「若是意外發生在您的昨天,你有做什麼準備嗎?會遺憾的是什麼?」
3️ . 【導入非理財型方案】:選擇「非投資屬性」的健康/防癌商品,降低抵抗
若你在第二個策略中,你發現對方可以接受,那「有痛點,才有賣點」就成立了,你才可以提出你的解決方案。
🔹你可以說:
「這張防癌保單它比較像是一種健康習慣鼓勵機制,只要妳有做健康行為,保費還能回饋。這是我在想『讓妳自己也能得到照顧』的一種方式,不牽涉投資。」
1.「感同身受」→ 談澳幣損失,不是為了重提錯誤,而是承接對方的心情。
2.「轉換場景」→ 從資產報酬轉為家庭責任、選擇權保護。
3.「導入商品」→ 強調健康習慣與零壓力起步,重建信任,取得商機。
銷售三順序「先銷售自己、再銷售價值、後銷售商品」,首先你需要先取回客户對你的信任,喚醒對方對家人的責任感。
客戶其實不是真的討厭商品,而是她討厭「再次失望」。當妳願意陪她重建信任,她自然也會給妳一次機會。
以上建議你參考一下,有問題再提出。
雷龍式銷售 黃國華
學員回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