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好喔!我已經看過妳的內容了,我在整理一下重點:
1.客戶因過往不佳的理賠服務經驗而存疑。
2.客戶本身也是業務,對話容易流於比價與商品比較。
3.客戶已經與其他同業有投保關係,你的切入點有限。
4.儘管太太支持,但客戶仍需找到理性信任理由才會點頭。
若要設計「問答」,核心目標順序是:
1. 先化解客戶的負面經驗情緒。
2. 再讓客戶透過問答「自我說服」:醫療險與美元保單對他來說是必要的。
3. 最後引導客戶體驗到我(學員)能補足同業做不到的價值。
當然,若要有效地引發客戶需求,最好的辦法就是運用「成交提問力」所教的 SPIN的提問技術,
而我更希望,你是自己設計過了之後,我幫你優化,
這樣你的進步是最快速的,也會更像一位專業稱職的保險顧問。
我建議的結構是 SPIN問答設計(妳熟悉的四步驟):
問句類型 | 建議示範 | 目的 |
S-情境 | 「您目前家裡主要的醫療保障,是以太太和孩子的保單為主嗎?」 | 讓客戶描述現況,確認保障結構。 |
P-問題 | 「假如像父親當年一樣發生重大疾病,理賠金額不足,您會最擔心什麼?」 | 挖出他心中的痛點,連結過去負面經驗。 |
I-影響 | 「如果這樣的風險發生在您身上,對太太與孩子的生活會有什麼影響?」 | 讓客戶意識到「保障不足 → 家庭衝擊」。 |
N-需求回饋 | 「所以您會希望這次的規劃,不只是保單金額足夠,還要公司理賠服務可靠,是嗎?」 | 讓客戶自己說出他要的價值,並自然轉到「我們公司優勢」。 |
🔑 補強信任的關鍵動作:
1.承接負面經驗:「我理解您上次理賠過程的不舒服,換作是我,我也會心裡不踏實。」(情緒同理)
2.建立差異化:用客戶強調的「理賠服務」切入,分享真實案例或公司數據。
3.讓太太成為推力:在對話中適度引導「太太的想法」進來,形成雙方共識。
🟢 一、S(情境問句)
先讓客戶描述現況,營造開口機會。
👉 話術示範:
「您目前家裡主要的醫療保障,是太太和孩子的保單為主嗎?那您自己這邊,目前是只有大學時期的那張終身險對嗎?」
🟡 二、P(問題問句)
把過往不好的經驗,轉化成新的對話突破口。
👉 話術示範:
「您之前提到,父親的保障金額不足,讓家人蠻辛苦的。如果同樣的情況發生在您身上,您最擔心的是什麼?」
🔴 三、I(影響問句)
放大問題的後果,讓客戶主動意識到風險。
👉 話術示範:
「如果今天醫療費用不足,需要額外自付,對太太和孩子的生活會有什麼影響?」
🔵 四、N(需求回饋問句)
引導客戶說出口,並自然銜接到公司優勢。
👉 話術示範:
「所以您會希望這次的規劃,不只要金額足夠,還要公司理賠服務可靠,是嗎?」
「如果能同時兼顧到美元資產配置,又能解決醫療風險,這樣會更符合您要的規劃對嗎?」
好!以上就是按照「成交提問力」幫你做每一個問句的設計開頭,
你可以複習之後,再加入你希望的設計。若不確定對不對,你可以設計好之後,再給我幫你審過。
若你不知道對不對,你可以參考底下的網址連結,看一下過去同學們的提問,我幫助優化的案例:https://taiwantopsales.com/?s=spin
這件若不急的話,我很期待你把可能客戶會提出的反對問句,再加進去,你再設計提問對話,我來幫你優化。
🎯 執行小提醒
1.先同理,再切入差異化:
客戶最在意的是「理賠服務」,妳要主動提起案例,凸顯我們公司的理賠口碑。
2.善用太太的支持力:
過程中可以問一句:「太太的想法是不是也跟您一致?」這會幫妳多一個推力。
3.避免陷入比價:
當他談到「商品比較」時,妳要把話題拉回「服務態度」與「公司理賠評價」,這才是能贏同業的地方。
最後提醒:
想要真正成為一個「與其等待,不如創造」,也就是懂得客戶創造強烈需求的保險顧問,
最快的捷徑就是「上課→實作→提問」這個三角循環,
因為結合理論與實務,再加上提問後,教練的指導,這絕對可以幫你縮短本是內化的時間。
所以,這件一樣的心法送你「要有企圖心,不要得失心」理解之後,
盡快展開行動,我期待你的新提問,讓這三角循環,不斷地轉動起來。
雷龍式銷售 黃國華
學員回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