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保險業務中,「有效溝通」不只是話術,更是一種對人性深刻理解的能力。
你是否也曾面對夥伴拖延、同事失誤、孩子失常時,脫口而出:「你這個人怎麼這麼沒責任感?」
事後又後悔自己太衝動?
NLP(神經語言程式學)提醒我們一個關鍵觀念:人的行為 ≠ 人的本質。
真正的溝通高手,不是壓制別人,而是讓對話與信任重啟。
保險顧問常遇到以下情境:
☑ 組員未達目標,你怒道:「你到底有沒有責任感?」
☑ 客戶未如期回覆,你覺得:「他根本就是不講信用的人!」
☑ 同事開會遲到,你心裡貼上:「這人就是不專業」的標籤
這些話或念頭看似合理,但其實正掉進了 NLP 所說的「行為與人混淆」的陷阱。
當我們將某人一時的行為,視為他整體人格的標籤,就會讓對方產生防衛,甚至中斷合作關係。
而這一點,正是有效溝通能否建立長久信任的分水嶺。
有效溝通的本質,是能在表達立場的同時,保留對人的尊重。
當你說:「你這次報告沒交,讓我擔心你的時間管理需要幫助」,與「你怎麼這麼不負責」相比,雖然意圖類似,但後者直接攻擊人格,容易導致溝通破裂。
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在【保險業務培訓】中學習過「雷龍式銷售」的顧問,會更懂得區分「事情」與「人」。
因為他們明白:真正的影響力,不是說服,而是讓對方願意接受你。
這是一種減少防衛的語言設計。
例如:
✅「我發現你昨天開會中幾次打斷他」
❌「你根本不尊重別人」
前者針對行為給出明確訊息,後者則容易引發情緒反彈。
這種表達方式,也是「雷龍式銷售」中常提到的去標籤化技巧,幫助對方接收而非抗拒。
請時常提醒自己:「我不喜歡這個行為,但我仍然尊重這個人。」
例如:
對業務夥伴說:「這次客戶反映你回覆慢,我知道這不像你平常的表現。」
這句話不僅指出問題,也保留對夥伴的信任。
在 MDRT 顧問的帶領下,這樣的語言習慣能大幅提升組織凝聚力。
良好的溝通不只是指出問題,更是引導對方成長。
例如:
「我知道你可以做得更好,我相信這不是你的水準。」
這樣的表達,既有提醒,也有信任,能讓對方保有自尊,願意修正。
作為保險顧問,我們每天都在與客戶、團隊、家人互動。若能落實這三大原則,溝通不僅更順暢,也會為你的品牌、績效與人脈帶來長期回報:
情境 | 舊語言(破壞關係) | 新語言(有效溝通) |
---|---|---|
組員未完成任務 | 「你根本不負責任」 | 「我擔心你最近是不是卡住了?需要我協助嗎?」 |
客戶不回訊息 | 「這個人好像很沒誠意」 | 「我猜他最近可能有其他優先事項,等一下我換種方式聯繫看看。」 |
同事出錯 | 「你總是這樣粗心!」 | 「這件事的結果讓我們有點受影響,我們一起來找出原因吧。」 |
這些調整雖小,但會為你的溝通能力加上強大的加分項,這也是為什麼許多 MDRT 等級的顧問,極度重視「語言品質」的原因。
真正的有效溝通不是壓倒對方,而是創造一個讓對方願意成長的空間。
從今天起,請練習以下三件事:
1. 用具體行為說明取代抽象批評
2.永遠記得:人值得被尊重,行為可以被調整
3.在提醒的同時,也給出信任的出口
✅ 你不是行為的判官,你是「信任重啟設計師」
✅ 你不是只靠話術推銷的保險員,而是影響關係品質的引導者
📩 想深入學習 NLP 溝通技巧、打造領袖式說話力?
📌 歡迎預約【雷龍式銷售 】,讓我們幫你打造能量不流失、信任不破裂的高效團隊與成交力!
「您想進階學習嗎?請點選底下連結,進入分類篩選功能,您即可選擇有興趣的主題,進階學習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