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團隊不需要你頤指氣使的“模樣”,要的是你以身作則的“榜樣”。」 黃國華(作家、講師)
Rita 是一位保險公司的業務主管,剛升職時,她一心想「管好大家」,所以制定了嚴格的回報制度、考核標準、會議流程。不久之後她就發現,其實大家表面上配合,私下卻愈來愈冷淡。
有一次她私下問一位夥伴:「你們是不是覺得制度太硬?」
夥伴悻悻然地說:「不是,是我們感覺你不像以前的 Rita 了,變得…只在意數字。」
這句話,讓她沉默了很久。
很多主管升上位子後,第一反應是「我要讓大家聽我的」包含過去我在32歲當上業務主管的時候也一樣,但其實,團隊不需要你頤指氣使的“模樣”,而是你以身作則的“榜樣”。
之所以會這樣,主要是這三點:
1.用職位壓力取代了人際連結
一開始依賴制度與權威,讓夥伴覺得距離感變大、溫度變低。
2.沒有轉換領導角色心態
從「業績戰將」變成「領導者」,若沒有調整方式,容易陷入「自己做最好」的陷阱。也就是大業務,小主管的狀態,你自己賺最多,夥伴普遍很窮。
3.忽略了自我影響力才是團隊的根本動力
組織服的,是「稱職」不是「職稱」。
你需要認識【麥斯威爾五層次領導理論】約翰・麥斯威爾提出的“五層次領導力理論”,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領導力框架之一:
怎麼運用呢?
你可以採用這三步驟:
❋第一步:從「制度」轉向「關係」(Level 1 → Level 2)
你應該主動找夥伴聊聊生活近況,重新建立信任感。不要只問「你做了沒?」,而是「最近卡在哪裡?我能怎麼幫你?」
→ 心法:主管不是管人,是靠近人。
❋第二步:用行動累積信任(Level 2 → Level 3)
調整你的作法,不只是下指令,而是帶頭示範、親自陪跑,夥伴看到你都不怕吃苦,自然開始追上你的節奏。
→ 心法:影響力不是來自地位,而是來自示範。
❋第三步:開始「帶人帶心帶能力」(Level 4 → 5)
你開始協助其他夥伴突破他們的盲點,鼓勵他們去參與會議簡報、嘗試增員。真正的領導力是你的夥伴對你說:「因為你,我看到更好的自己。」
→ 心法:你帶的不是團隊,是一群在你身上看見未來的自己。
再幫你歸納總結:
在組織裡,你的位置可以帶來服從,但唯有你的行為與人品,才能帶來信任與追隨。
因為「團隊不需要你頤指氣使的“模樣”,而是你以身作則的“榜樣”。」
「您想進階學習嗎?請點選底下連結,進入分類篩選功能,您即可選擇有興趣的主題,進階學習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