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2025 年 7 月 1 日

經營社交平台的個人品牌,該如何進一步優化?

您好,想詢問問題~

問題一、

老師您好,我現在已經有創立個人IG品牌與FB帳號,還有官方line帳號。

以不露臉的方式發佈有價值的圖文貼文,非短影音模式經營。

定位-專注嬰幼兒保障+家庭保障

這是我的Bio版本可以請您幫忙指導一下嗎?

版本一

從全職媽媽走進保險顧問的世界

陪爸媽一起搞懂保險,保費不浪費

沒有推銷,是陪你一起做選擇

每一份守護,都是愛的延續

👇我在這,陪你守住安心的生活

(這裡會放line@)

 

版本二

悅保險 | 你的保險夥伴

懂爸媽的在意與擔心

怎麼給孩子最剛好的守護

理解家庭支出的拉扯與取捨

👇有需要時,我在這

(這裡會放line@)

請指導哪一個版本較合適?

 

問題二、

沒有靈感發布貼文,老師會建議如何解決?

我現在是看其他類似帳號去找靈感,以我自己內化後產出貼文,但對於要有源源不絕的靈感還是很煩惱,時常不知道該發什麼文才不會偏離我的定位,因為我們做的事情很多,能解決問題的工具也很多,老師是否能給一些方向?

我的定位突然講理財就很奇怪,還是有什麼方式可以不突兀的說到理財?

老師這是我近幾個禮拜經營個人品牌遇到的問題,再麻煩老師解惑🙏🙏


 

好的!看到妳已經建立了IG、FB與官方LINE帳號,並以「不露臉、圖文型、有價值內容」來經營個人品牌,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!

接下來,我們一起來分析妳提供的兩個Bio版本,看看哪一個更適合妳目前「專注嬰幼兒保障+家庭保障」的定位。

✳️ 兩版本比較分析表

 

🧭 專業建議

從品牌溫度與信任感來看,版本一更適合妳目前以個人身分建立信任的初期階段,尤其針對剛生完小孩、正在摸索家庭保障的媽媽族群,她們會被真實故事吸引,而「全職媽媽轉職保險顧問」這個人設能夠產生高度共鳴。

但若妳未來考慮建立「團隊品牌」或讓這個帳號具備更強的辨識度與延展性(如之後邀請其他顧問加入、共同發文),版本二的品牌命名+功能訴求會比較適合長期經營。


✅ 我的建議是:混合式優化版本

綜合妳的定位與經營階段,以下提供一個我會建議妳使用的「混合版」,保有版本一的情感力量,同時導入版本二的品牌識別與專業痛點:


 

🔹Bio建議文案:

悅保險|從全職媽媽走進保險顧問的世界
懂爸媽的擔心,也走過妳的階段
保費不浪費,守護才到位
每一份保障,都是為愛做的選擇
👇有需要時,我在這(附LINE@)


🧠 實務提醒:

  • 圖文內容建議延續這個語調:「溫暖、陪伴、懂妳」為主軸,用媽媽語言說保險的事。
  • 可以在貼文開頭偶爾用第一人稱:「我也是媽媽,我懂……」這樣更能觸動情感。
  • 每週至少1次強化「家庭決策焦慮」與「保單選擇焦慮」的貼文主題,這是妳的TA最常卡住的地方。
  • LINE@轉換策略:每篇圖文文末加入一行「若妳想要的是不推銷、能理解妳立場的顧問👉點這裡加入我」

 

妳就是妳客戶想遇見的那個「懂她、陪她、幫她想好選擇」的夥伴,先讓品牌說話、再讓內容說服,會是妳穩定建立信任、實現成交與轉介紹的關鍵節奏。

這是你第一個問題的回答,請參考!


 

第二個問題,其實也很常見,就是「想分享,但內容太多反而卡住,怕偏題、怕沒人看、怕說理財會突兀」。 這之後,你來上「人脈連結力」課程中,我也會教你。我自己都分享超過十年的文章了,哇!好快呀!

 

好,言歸正傳。我來給你一點建議

 

✅ 我會建議妳先從這三個方向著手

🧩 加碼建議:靈感枯竭時的三個靈感來源公式

 

> 當妳不知道要寫什麼時,試試以下這三種切入角度,你很可能就會「靈感噴發」:

或是你問GPT也是可以獲得很多靈感的。

建議你好好聽我的「我問,AI懂,18對AI下咒語的方法。」沒拿到音頻課,你再跟我說。

 

記住:“不是要妳發很多,而是發對方向、有節奏、有定位的內容。”

 

妳的「不突兀講理財」這個問題,代表妳對品牌調性有意識,這很好。

用「媽媽視角」、「問題導向」加「陪伴語氣」,妳會是很有感染力的保險顧問。

 

以上是我給你的建議。

 

學員回饋:

snowsky

previous post next post
LOGO-白色-文字.png

關於黃國華

鴻語顧問創辦人
2023 MDRT焦點會議講者
行銷與流通研究所碩士
通過CFP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考試
「5分鐘上手圈粉攻略」作者

聯絡資訊

訂閱電子信

即時收到業界最新消息

週週提供業務心法

© 2025 鴻語顧問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