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安~這個學姊是以前我提問過,經過老師協助順利成交的,這次我想再提問,希望老師幫我看一下是否可行
1.案件來源:以前工作學姊
2.客戶背景: 護理機構負責人58歲,現在有300萬資金想規劃儲蓄
3.耕耘期間: 3年
4.客戶參加過單位什麼活動?
一日遊及慶生會活動
5.業務員之前跟顧客互動的相關資訊說明?
持續定聯,有幫員工處理過車禍理賠及勞保傷病補助,信任感有增加,所以這次主動詢問300萬資金規劃
6.客戶過往有購買的險種(或和業務員購買的險種)?
手術險.儲蓄險.躉繳儲蓄
7.想要促約的方案是?
希望能讓學姊接受有儲蓄又有特定傷病的險種
8.業務員要問老師的問題是什麼?
最近要跟學姊談,目前自己有想法,想請老師幫我優化,
學姊謝謝您這次有資產想做規劃能想到我,以往您做過的資產規劃都是單純儲蓄及躉繳的商品,現在有一個是有兼顧儲蓄及特定傷病的方案,讓我們可以儲蓄的同時兼顧保障,學姊會願意聽看看嗎?
以往學姊您提到年紀大了,覺得買醫療相對比較貴一些,也要繳20年,所以一直還在考慮沒有多加強醫療
身爲醫護背景的我們都知道重大疾病如果罹患需要龐大的醫療支出,您又是機構負責人,如果真的不小心遇到時,您覺得對您的影響是什麼呢?
(我想藉由提問,讓學姊去思考可能會拿辛苦存退休金去支付醫藥費,或者機構負責人沒辦法繼續工作,會造成工作停擺或是造成子女的壓力,來去引起客戶想買的意願)
如果今天可以透過儲蓄,不用繳20年,存7年,在儲蓄的同時可以附加特定傷病的保障,學姊您覺得可以了解看看嗎?
好喔!
我來提供你一些方針、策略給你參考。
首先我要恭喜妳!這位學姊是妳長期耕耘三年的成果,從最早的保教、理賠服務、員工協助,一路到這次主動詢問300萬資金規劃,代表妳已經成功進入她的「信任圈」。
而這次的對話提案中,妳已經掌握了幾個很關鍵的要素,包括:
- 感謝她信任妳
- 提及以往偏好儲蓄型商品的歷史
- 運用提問引導學姊去思考風險情境
- 轉進儲蓄+特定傷病的複合型產品
這樣的提案方向其實已經很不錯,只是在用語、邏輯順序與情境設定上,還可以更進一步優化。
以下是我幫妳進行分析與修正建議。
🔍 我來分析妳原本的提案說法
✅ 優化後的完整溝通版本(建議語稿)
學姊,謝謝妳這次主動找我討論資金規劃。
這三年我從妳的角度出發,真的很希望能幫妳設計一個兼顧【資產安全】與【健康備用】的方案。
妳過去偏好的是穩定儲蓄,這點我完全理解,但這幾年我在實務上看到,許多原本只是單純儲蓄的客戶,後來會選擇「多一層轉嫁」,因為醫療變化太快,萬一退休前遇到傷病風險,會直接動到原本預備的養老金。
以妳現在58歲的年紀,要再買醫療險確實成本高,但我這次為妳設計的方案,是7年儲蓄,不用繳20年,在兼顧資產規劃的同時,加上12項常見特定傷病的轉嫁保障。
這樣萬一未來遇到風險,妳不用從養老金裡掏錢,也不會對機構的營運造成壓力。
如果妳有興趣,我很樂意安排一個時間,詳細說明給妳聽。
這個方案最近很多像妳一樣的負責人都覺得「很實用、很安心」。
🎯 溝通策略總整理
📌 最後提醒妳幾個說話技巧:
好!以上建議,你拿去試試看。你相信我,隨著你不斷地「提問+培訓」以後這種問題慢慢地對你來說,就會變成小兒科囉!收單成功,跟我分享喔!
學員回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