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師您好:這是我整理出的問題
【開發】
在推薦名單上進行得很乏力,過去第一年的時候,要過約300位名單,成交約10%,但後來一直覺得並非很有效,故心中一直覺得無有效的方法,後續第二年就很少要,滿兩年後發現,這些客戶應該是缺少信任,後來就設定300位潛力名單,培養信任關係,再進一步去接近,當然速度也是有限,自己仍覺得在這塊仍可更好,但不知道應該往哪個方向?
我來回答「開發新客戶」的問題。
- 首先,你需要理解,準客戶開發的效率,依序是「轉介紹→職域開拓→親友→服務件→陌生開發」。原因如下:
1. 轉介紹
- 效率最高的原因:
- 信任已經建立,來自介紹人的背書,大幅縮短信任建立的時間。
- 準客戶通常會基於對介紹人的信任,加上推薦的規劃符合需求,成交機率較高。
2. 職域開拓
- 次高效率的原因:
- 在特定職場建立穩定的出現頻率,能讓職場人員熟悉業務員,並逐漸認可其專業能力。
- 職場內的人彼此熟識,一旦成交一人,有機會觸發連鎖效應。
3. 親友
- 中等效率的原因:
- 親友關係有情感基礎,基於信任,親友支持而成交的速度也會比較快。
- 相對的,親友的支持屬於短期現象,若無法在親友服務的過程中獲取認同與轉介紹,親友無法持續支持。
4. 服務件
- 次低效率的原因:
- 雖然有公司作為背書,但客戶與新業務員並未建立直接信任。
- 客戶的需求可能已經被原業務員部分滿足,進一步開發需要時間與專業性。
5. 陌生開發
- 最低效率的原因:
- 沒有信任基礎,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建立關係。
- 客戶需求不明確,需要業務員高超的勇氣與客戶關係管理能力。
再來,我再幫你複習一下,保險事業經營的三個階段。
第一階段,情感變現:主要用“話術”、“體力”換業績。
剛進入保險業,先找親友談商品,親友因為過去的情份,支持業務員而成交。
此階段需要透過勤勞的體力,培養好的工作習慣;同時熟背商品話術,才能更了解各種商品的特點、好處、利益。
這個階段,的確需要用大量的“體力”與熟稔的商品“話術”換業績。這稱為效率比較低的「症狀解」
第二階段,知識變現:主要用“本事”、“技術”換業績。
兩年後,除了用體力、話術換業績之外,此刻保險顧問應該再深化專業“本事”,跟表達“技術”,才能有效解決客戶問題。
這個階段, 靠的是“本事”與“技術”換業績。這稱為效率比較好的「根本解」
第三階段,品牌變現:主要用“好口碑”換業績。
五年後,保險顧問因為能解決夠多的客戶問題,你將贏得更多客戶肯定,你的名字會變名牌,口耳相傳之下,更多客戶慕名而來。這個階段,靠的是“好口碑”換業績。這稱為效率最高的「槓桿解」。
能按這這三階段,逐層轉型,你才會真正的愈做愈輕鬆,不會只停留在第一階段的情感變現。
同時,也會因為你的知名度(實至名歸),你獲取客戶幫你轉介紹的意願也會高,而且名單的有效性也會更高
好!理解這兩個前提之後,我來給你具體的建議。
一、重新定位:落實「情感→知識→品牌」變現的轉型
你說你第一年其實也好了很多轉介紹名單,但成交率只有10%,這證明你的名單,九成都是無效名單。
你說的沒錯,雖然你有要的名單,但缺乏“信任”的結果,轉介紹者是不會給你有效名單的,而且介紹了之後,也不會用力幫你推薦的。
還好進入第二年後,你已意識到信任的重要性,這是走向第二階段「知識變現」過渡的關鍵信號。
但很可惜的,你沒有在繼續堅持要轉介紹名單,這肯定會讓拓展新客戶變得辛苦。
我建議你將,應該將焦點放在如何運用“本事與技術”,逐步建立真正的客戶信任,並透過專業解決客戶的實際問題,提升你的名單有效性。
以我為例,我在創業的前三、四年,我幾乎都是沒有假日的,假日不是在圖書館,就是在星巴克。
做什麼呢?
我一到五,都會寫一篇跟保險組織發展與銷售的文章,一直堅持到現在都沒有間斷過。
才有現在,我有一點資格,提供給學員解答。
走知識變現並不輕鬆,但我跟你保證,這絕對是一條非常值得走的道路。
其中一個原因是,你可以跟你的競爭者做到絕對的差異化,甚至放棄跟你競爭。
二、信任建立的三大策略
接著,我給你建立信任的三大策略。
- 以服務取代行銷,轉化潛力名單
針對已設定的300位潛力名單,運用「提供價值」的方式,再次重新建立信任。
例如:
– 主動提供保單檢視服務,幫助客戶了解現有保障的不足。
– 定期推送相關資訊(例如保險、理財、稅法、健康、生活的相關資訊。)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專業與用心。
– 目的是先建立價值感與信任感,轉換對你的刻板印象。
我舉我的例子,過去我在進入保險公司之前,我是羊奶推銷送乳員,我有將近三百個養奶的訂戶。
我從羊推銷員轉型成保險業務員,我重新去自我介紹,我也沒有第一時間就推銷保險商品,我都是以保單檢視服務(俗稱:保單校正)開始重新建立這些客戶對我的印象,也因為我還蠻認真的,所以客戶也覺得我蠻專業的,而且我轉介紹技巧不錯,加上我從來不間斷轉介紹索取,所以到後來,三百多的羊奶客戶,我記得我也沒有全部拜訪完。
- 深耕關係,從熟悉到轉介紹
按照「準客戶開發的效率排序」,將重點放在高效率的開發方式上:
– 轉介紹:對於已建立信任的客戶,主動邀請他們推薦可能有需求的朋友,並設定回饋機制。
有關於轉介紹技巧,我附上之前給學員的答案,提供你參考。網址如下:
– 職域開拓:若你的準客戶來源,可以用客戶開發裡面,效率第二高的職域開拓,那也能增加你新契約來源的穩定度。
因為一個目標職域,穩定且定期出現在該場域,逐步讓職域內的成員熟悉你的專業,妳也能觸發更多業務機會。
也附上相關的學員解答給你參考,連結如下:
https://taiwantopsales.com/post/開發不出新客戶名單,該怎麼辦/
- 故事力與專業並用,強化口碑
善用「觀念引導」與「需求分析」的技術,透過講故事的方式幫助客戶自我覺察問題,激發需求。
當客戶體驗到你的服務確實解決了問題,他們就會更願意主動幫助你傳播口碑,這是邁向第三階段「品牌變現」的開始。
那怎麼說好故事,跟你怎麼做到更有效的需求分析,這在「故事魅惑力」跟「成交提問力」的課程中,你會學到。
三、名單效能提升的具體方法
- 分類與篩選
– 將300位名單分為高潛力、中潛力與低潛力客戶,優先經營高潛力名單,以提高投入時間的效益。
– 你也可以試著使用「問卷」或「對話記錄」來收集客戶的需求線索,並且對每個名單進行精準標記。(這個有興趣,你再提問,我可以再給你建議工具與做法。)
- 定期互動
– 透過LINE、電子郵件、電話等方式,保持與潛力名單的定期互動。這你在未來「人脈連結力」你會學到。
– 每次互動應以「提供價值」為核心,例如前面跟你提到的保單檢視,理財建議的專業分析,或是邀請他們參加健康講座或理財分享會、財稅講座等。
四、總結建議
你提到的乏力感,其實很有可能是因為仍處於第一階段的情感變現的銷售模式,所以請務必落實「情感→知識→品牌」變現的轉型。以下是進階方向:
- 強化信任,積累好口碑:將每一次與客戶的互動當作建立信任的機會「要不要業務,也一定得要到服務」即使未立即成交,也能在準客戶滿意的當下,要求轉介紹名單。
- 轉型「知識變現」:運用專業技能(如保單檢視、需求分析、SPIN提問),幫助客戶解決問題,讓對方看到你的價值。
- 逐步邁向「品牌變現」:當你在某一職域或諸多課群中(尤其是高資產客戶的肯定)建立了良好的聲譽,自然就會有更多人主動找上門,降低你的名單開發壓力。
結論就是:
名單的開發不僅僅是數量的追求,更是信任的深耕與價值的輸出。
透過逐步進階的策略,你將能有效提升名單的質量與效能,同時建立自己的品牌價值。
如果還有其他問題,隨時提問,我非常樂意再進一步的跟你討論。
學員回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