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的一週訪量大約5訪左右,因為新人初期已經把名單跑完,
有些成交也有沒有成交的,成交的部分也有提出轉介紹,
不過朋友表示沒什麼在社交所以沒辦法介紹,現在是參加一些聚會認識新的朋友建立關係,
同時做定聯把過去沒有聯繫的朋友重新聯繫上,只是這些短期沒有績效產生,
大部分也不知道過去的朋友在做什麼或是在哪裡生活,最大的問題是名單量不足,感謝老師。
好喔!我就你的問題來給你建議。
你的問題主要聚焦於名單量不足,以及短期內無法產生績效的壓力。
我想對於你的挑戰,是在於如何有效開發新名單並提升現有名單的質量,同時最大化名單轉化率,也就是將名單變現、成交對吧!
你的問題,有這幾個方向解決:
首先,你要知道
1.名單開發的五大來源及策略(我記得你來上「智勝談判力」的時候,你有上到這個單元才對。)
參考下圖:
保險業名單開發的效率排序,我建議你優先聚焦於以下高效率的來源:
(1) 轉介紹:信任的槓桿(簡單講,轉介紹就是信任背書的意思。)
具體你可以這麼做:
建立客戶信任:對現有客戶進行專業服務,例如:“保單檢視”,或是爭取服務的機會。
你參考下圖。
設計回饋機制:例如,向推薦人提供感謝信、專屬優惠或小禮品。
擅用提問技術:詢問客戶周邊是否有相似需求的人,並在轉介紹時強調你真正的價值。
你可以參考之前我給學員的回覆。連結如下:
(2) 職域開拓:穩定的場域曝光
具體做法:
定期參與目標職場(特定職域)或行業的活動,例如參與青商會、扶輪社等。
(過去我是參加“健言社”就是口才訓練的社團,我的口語表達,最初期的訓練,就是“健言社”,成本不高,又可以練口才,又可以建立人脈,產生新的客源。)
讓目標人群熟悉你的專業形象,建立初步信任。
(3) 過去名單的再激活
過去你拜訪過的,可以再去一次。
我每一個營業單位,基本也是一到兩年再去一次,但下一次再去,通常我收到的反饋,都是「哇!老師,你真的進步好多喔!跟過去的你完全不一樣。」這反應,讓我知道,我更新自己的速度,才算及格的。
所以,你努力提升你自己,力求下次再見你的老朋友、舊客戶的時候,你能做到「事隔三日,刮目相看」的結果。
具體做法:
重新聯繫:以節日問候、專業分享(例如保險相關的法令變化)作為切入點。
(分享的主要目的,不僅僅讓你的客戶知道你有進步,也是一種強迫自己成長的好方法。我就是這樣做。)
建立新對話:通過電話、LINE 或聚會邀請與對方重新建立聯繫,瞭解對方目前的情況。
成交,你需要有專業,也需要有溫度。
所以,除了努力從實務中、課堂上學習成長之外,你也不能忽略該有的拜訪。當然這也包含電訪、書信、mail、line都是的。
(有關頻率的部分,你以後在「人脈連結力」你會上到。)
重點:不要急於成交,而是先重新建立關係,了解對方需求。切記:順著客戶的需求走,你將減少更多阻力。
2.信任的基石:以價值為核心的互動
要突破名單不足的困境,關鍵在於先建立價值感。
以下是三個具體策略:
(1) 提供免費且有價值的服務
實例:主動且定期(建議每年最少一次)向你的老客戶提供保單檢視服務,幫助他們了解現有權益,你也可以藉此了解對方的保障是否充足,這就是大多數業務員產生業績的方法之一。
這不僅能提升專業形象,也能增強信任感,更能幫你製造很多成交的機會。
(2) 分享專業資訊
具體做法:
定期分享與客戶相關的知識內容,例如稅法、健康保險新規或理財資訊。
可用 LINE 群組、電子郵件或社交媒體進行推廣。
這樣的效果,能讓潛在客戶感受到你的專業與恆心,客戶最害怕的就是你不專業,更怕跟你買了之後,不久就變成孤兒保單。
所以,只要你持續的分享、定聯,過去的舊客戶、親友們,都會逐步改變對你的刻板印象。
前面跟你說了,未來你在「人脈連結力」我會教你。
(3) 安排活動建立深度互動
建議:舉辦小型講座、健康論壇或理財分享會,邀請客戶及其朋友參與,通過活動進一步擴展人脈。
或是你直接參加單位辦的活動,你就借力使力,也能達到一樣的效果。
3.逐步進階的名單經營策略
保險事業的經營,應從「情感變現」逐步邁向「知識變現」與「品牌變現」。
以下是具體操作:
第一階段:情感變現
操作:向親友群體建立情感聯繫,利用過去的信任基礎進行初期成交。
關鍵:快速熟悉產品話術,並大量投入體力進行拜訪。
第二階段:知識變現
操作:強化專業技能,如需求分析與提問能力,通過解決客戶問題來贏得信任。
工具:學會使用 SPIN 提問技巧或深入需求分析模型。
(過去,我就很喜歡運用財務安全的需求分析表,再搭配CASIO FC 100V計算機,幫客戶計算退休金、教育基金,因為大部分業務不會使用,所以相較之下,較能凸顯我的專業。)
第三階段:品牌變現
操作:建立個人品牌,通過高質量的服務與口碑實現持續轉介紹。
關鍵:打造專業形象,例如定期撰寫文章或錄製短影音,向潛在客戶展示你的專業。
(你對這個有興趣,也可以提問,我再仔細跟你說。)
4.具體落地建議
每日目標:設定每天需聯繫的對象人數,例如:重新接觸 3 位舊名單、認識 2 位新朋友。
(過去,我是要求自己「五舊一新」也就是每天拜訪五個舊客戶,陌生開發一個新客戶,因為舊客戶最容易再成交,或是幫我轉介紹;陌生開發的主要目的,是讓我練膽的。)
內容創建:每週至少創作一篇專業文章或影片,分享至臉書、IG或是群組等社交平台。
定期檢討:每月回顧名單的新增量與轉化率,調整策略。(這你可以定期提出跟我討論。)
最後,我給你的建議是,名單的開發,不僅是數量的追求,更是“信任的累積”與“價值的輸出”。只要你能持續深耕關係,強化專業能力,並有效應用「轉介紹」與「職域開拓」等策略,相信你的名單量與績效都能實現穩定成長。
有任何進一步的問題,歡迎再來討論,我很樂意陪你一起面對挑戰!
學員回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