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國華-雷龍式銷售第一人
台灣頂尖銷售專家 鴻語顧問有限公司
台灣頂尖銷售專家 鴻語顧問有限公司
大家好,我是雷龍式銷售第一人,國華老師
「要讓優質人脈伸手幫你,那你一定要懂運用『畫布策略』先當好一個好學徒。」
小陳到了一個業績超級好的團隊,當然小陳也盡心盡力提供幫助,除了個人業績表現外,更是幫經理出謀劃策,讓經理省了許多心思。
這次與另一個超強團隊進行全國性的競賽,最後一天與對手差距慎微,當然經理也在單位全程坐陣,所有同仁也頻傳捷報,回來繳業績。
可是在最後兩個小時,居然電腦與網路出現了異常,無法受理業績,而競賽結束卻迫在眉睫,讓所有人當下一時不知所措,所幸小陳過去曾經有過相關工作經驗,不到半小時就搞定這個問題,最後也在全員的努力下,真的險勝了對手奪得全國總冠軍。
之後,在一次大型的表揚會上,經理提到了所有人,獨獨沒有提到小陳的幫忙,讓他感到相當失望,心想「經理根本忘恩負義,原來我只是一個幫人抬轎的棋子,真是看錯人了!」
請問,你是小陳的話,也會有跟他一樣的感受嗎?你說:「廢話!氣都氣死了,沒有當下解救電腦危機,會有全國第一嗎?」先別氣!若你的付出帶有這個大的目的性,那會阻礙你的成長的;而且,或許你現在的價值,也真的就只是幫人家抬轎而已。
上一集的「加法策略」我交給你如何識別,未來會有成就者的方法,然後立刻行動去跟對方交朋友,本集要來教你,怎麼有效的跟「優質人脈」借力。想要有效的借力,那你一定要懂「畫布策略」。
說個故事你就懂。
貝利奇克高中的時候,就是橄欖球隊員,他對橄欖球懂的比他的教練還多,他在場上就相當於半個教練。這可能得益於貝利奇克的父親就是美國海軍橄欖球隊的助理教練。
而父親給貝利奇克最重要的一條忠告,不是關於戰技戰術的,而是關於球隊政治的,父親說:「如果你要給教練提反饋意見,一定要找個私下的場合,用最謙遜的方法告訴他,這樣你就不會冒犯他。」
貝利奇克做到了。他在不得罪任何人的情況下成了一個明星。可是最值得說的,還是貝利奇克退役以後轉型當教練的故事。他在職業球隊的第一份工作是錄像分析師,純實習,沒有工資。
這是一個費時費力,教練沒有時間親自做的工作。貝利奇克會用幾個小時的時間分析對手的比賽錄像,得到結果和數據,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戰術建議,交給助理教練。等到助理教練和主教練討論戰術的時候,助理教練會把所有想法都說成是自己的,連貝利奇克的名字都不會提。
那貝利奇克對此是怎麽反應的呢?一個教練是這麽評價貝利奇克的,他說:「你給他一個任務,他消失幾個小時,等你再次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做完了,然後他向你要更多的任務。」
媒體策略師萊恩·霍利得(Ryan Holiday)說,:「貝利奇克掌握了“畫布策略”。所謂“畫布策略”,就是你發現別人要畫油畫,你給他找個畫布讓他畫。」畫裏也許有你的功勞,但你的位置,是給人提供畫布的,這就是學徒做的事情。
看到了嗎?若你還生氣的話,那看看貝利奇克有沒有生氣呢?為什麼人家沒有生氣?因為修養好嗎?不是的!是貝利奇克知道他現在當下的身份是什麼,小陳若這麼生氣,很可能是太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了。
你對人付出,對方就一定要對你對等付出嗎?請你早早收起這麼幼稚的想法吧!舉個例,你養兒子,就期待未來他養你嗎?真的孩子長大後不養你,你會恨嗎?若會,那你就送去給別人吧,因為孩子長大之後不養你的機率非常高!哈!
你在領域中,還不算一個咖的時候,有機會當高手的學徒,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,什麼機會?被利用的機會,唯有人家用了你之後覺得你真的好用,高手才會願意伸手拉你一把!哪一個大神會隨便當你背書,然後讓你砸了自己的招牌?
當你真的受到肯定了!高手伸出手拉你一把,那才代表你借力成功,而這種成功的速度,也是最快的!你看周杰倫,要不是他真的用真本事,在十天內寫出了五十首歌,吳宗憲也不會真的幫他發唱片,演藝圈多得是這種成功案例。
千萬不要覺得你徒勞無功,事實有機會抬轎,當學徒的好處非常多。在蒂姆·費裏斯的《巨人的工具》這本書裡談到這樣的論述。
古羅馬有一種職業叫“清道夫”。政客或者有錢人,會雇傭一些有才華的年輕人給自己做事 — 但不是做為工作助手,而更多的有點像是咱們現代這些影視明星的“助理”。清道夫的一項任務,就是在這些大亨出行之前,把路上的事情安排好 —所以叫“清道夫” — 也包括送信之類各種跑腿的事情。
有個古羅馬文學家叫馬提亞爾,早年生活貧寒,就給人當過清道夫,而且他還同時服務於兩位大亨。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這兩位大亨家跑來跑去,很辛苦。
馬提亞爾,非常不喜歡清道夫這個工作。在他後來的作品中對自己早年的這個職業有很多怨恨之詞 —— 我一個文學青年,才華蓋世,你們居然讓我幹這個?!
媒體策略師萊恩·霍利得(Ryan Holiday)對此的評論說:「馬提亞爾怎麽不想想,如果沒有這個工作,以你當時的條件,怎麽可能有機會接觸到羅馬上層社會的生活,你又怎麽可能有一個這麽好的視角,有這些好素材,去寫出那些作品來呢?」
清道夫這個職業有點像中國過去的“學徒”,為了學點手藝什麽雜活都得幹,其實西方的學徒也是這樣的。達芬奇、米開朗基羅,都是從學徒起步。
霍利得說,學徒這個工作的邏輯是什麽呢?是~
第一,你根本沒有你想象的那麽厲害,也沒有那麽重要;
第二,你這個不謙虛的態度就不對,你的性格需要磨練;
第三,你從學校和書本上學到的那些知識,要麽過時了,要麽根本就是錯的,你需要第一線高手的真知灼見。
給人當學徒,就給你提供了這個機會。你現在把自己和一個高手連接在了一起,你可以從內部了解第一手的經驗。這就是學徒工作的協議:「用禮敬和服務,換取機會;而這個機會還不是立功露臉的機會,而是學習實踐的機會。」
但有太多人實在太急功近利,當了學徒一陣子之後,就開始不斷的問「為什麼我這麼努力,卻輪不到我成功呢?」這就是焦點向內與向外的差別。
媒體策略師萊恩·霍利得(Ryan Holiday)說:「學徒的服務,可不是阿諛奉承。這不是讓你給老板送禮,不是讓你去走什麽夫人路線,也不是讓你卑躬屈膝。“畫布策略”的關鍵是在工作上給人一個幫助,給人鋪路,讓別人能把事做得更漂亮。」
「然後你把功勞也給對方。前面我們說你“不妨把所有功勞都給導師”,“不妨”這個詞還用錯了 —你應該高高興興地把功勞讓給別人。從功利角度講,你可以把這件事當成一個投資,與其你欠大人物一個人情,不如讓他欠你一個人情。」
「用一句話總結畫布策略的心法,就是 “be lesser, do more” —把自己放在更次要的位置,給別人做更多的事。 」
霍利得進一步的說:「當你有什麽好想法,趕緊告訴老板。多跟不同的人認識,介紹不同的人之間互相認識。別人都不願意做的事,你去做。發現團隊有什麽缺點和漏洞,你去補救。更進一步,不但對前輩要這樣,最好對所有人都應該這樣。想想有什麽好想法能幫助別人,免費把想法給他。這就是學徒的精神。」
你說:「那這樣要到什麼時候,才論到自己出頭天呢?」霍利得說:「“畫布策略”沒有過期時間。哪怕你自己已經獨立做事了,哪怕別人都開始對你使用畫布策略了,你還應該繼續給人當清道夫。」
霍利得最後說這句話,更是一個學徒真正的價值,他說:「因為還有一個最後的道理,是那些狂妄自大的人體會不到的,因為『當你給人鋪路的時候,你實際上也在左右他的前進方向。』 」
這樣你懂了嗎?我們家執行長就是一個典型的成功案例。三年前,我跟她是講師班的同學,幾次互動之後,知道他期盼未來也能成為一個專業講師。
我說,你要不要來幫我的忙!結果他就利用下班與假日的時候來我的幫忙,重點來了!我要給他錢,他還不收。我問為什麼?他說:「我是來學習的,所以不收費。」
就這樣幫了我一年多,工作效率高、品質也很好,我進一步提出邀請,希望他可以正式加入我的團隊。後來他就真的來了,而且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,在去年晉升「鴻語」公司的執行長,薪資也跟他在原來的公司差不多,重點是她有更多機會繼續朝她的夢想前進。
一元執行長,就是一個運用「畫布策略」非常成功的案例。
除了「畫布策略」之外,還有一個人脈乘法,叫扮演一個「串連者」效果也很好,下集我再教你。
幫你整理一下本集重點。
1.“畫布策略”,就是你發現別人要畫油畫,你給他找個畫布讓他畫。畫裏也許有你的功勞,但你的位置,是給人提供畫布的,這就是學徒做的事情。
2.你在領域中,還不算一個咖的時候,有機會當高手的學徒,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,什麼機會?被利用的機會,唯有人家用了你之後覺得你真的好用,高手願意伸手拉你一把!
3.畫布策略的心法,就是把自己放在更次要的位置,給別人做更多的事。 “畫布策略”沒有過期時間。哪怕你自己已經獨立做事了,哪怕別人都開始對你使用畫布策略了,你還應該繼續給人當清道夫。無形中,其實你已經在影響高手了!
好!我是雷龍式銷售第一人,國華老師!希望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,期待下次,再一起與你共同學習。
對了!若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,也請你分享給你的夥伴喔!我們下集見,掰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