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國華-雷龍式銷售第一人
台灣頂尖銷售專家 鴻語顧問有限公司
台灣頂尖銷售專家 鴻語顧問有限公司
說故事前先提問,故事效能大提升
親愛的夥伴們,您好,我是王子:
考考你:
當你不小心遭遇意外受傷,被送到急診室,在無人看顧的狀況下,你第一個會連絡的對象,會是誰?
先生?太太?兒子?女兒?爸爸?媽媽?兄弟姊妹?男女朋友?
我打的第一通求救電話,不是家人。
是我的高中同學。
那是我生平有記憶以來第一次住院--在某個夏天傍晚,騎著機車下班返回租屋處的路上,突然冷不防路邊停車格衝出一輛臨停再開的汽車,直行的我閃避不及,直接用身體撞車倒地。
撞上瞬間雖然劇痛,但是意識卻非常清醒,倒地後第一個念頭,居然是發現新聞上出車禍的民眾鞋子會飛掉的狀況都不是演假的!(而且還只飛掉一隻),而莫非定律就是,我的機車還好死不死順勢倒在鞋子飛掉的那隻腳上(反正都不會倒在還有穿鞋的那隻)!
人受傷倒地時,下意識都會想辦法讓自己回復站立,藉此告訴大腦,身體受傷並沒有太嚴重。但因為撞得蠻大力,自認頭好壯壯四肢發達的我,第一次感受使不上力爬不起來的滋味。多虧熱心路人和台灣健全的醫療體制,立馬被專業的EMT護送到醫院,什麼都搞不清楚,就被護理師快手快腳推去做完斷層掃描跟X光照射。
接著警察來了,醫生來了,做完一切檢查的我,被甩著白大褂戴著金項鍊走路有風看起來很像「田僑仔」的外科醫師宣判肋骨骨折幾根之後,不能動彈地躺在急診室的病床,這才感覺到只有一個人面對這件事的孤單。
一個人租屋在外,四顧無人,舉目無親,也沒有認識的長輩,不可能大費周章把家人從南部Call上來,面對接下來繁瑣的入院程序,完全無法動彈的我該怎麼面對這些複雜的問題?該跟誰求救?
於是,我打給了我的高中同學。
為什麼打給她呢?
除了她跟我很要好之外,更因為她有個超重要的身分--她是的保險經紀人。
永遠忘不了同學熟門熟路地走進醫院急診室,幫我評估轉院的各種資訊,幫我確認住院實支實付的金額選擇適合的病房,幫我申請需要申辦保險的單據數量和診斷證明,一邊算給我聽醫療部分的可以獲得的支持,讓我不用擔心醫療費用,放下心上的大石頭……
這時才深刻了解,緊要關頭,我們需要的不是乾著急、窮擔心的人,而是能夠適時幫我們解決現況一切問題的好幫手!在她的陪伴和專業服務之下,很幸運的,渡過了我第一個自己住院醫療的療程。
親愛的各位夥伴,保險工作,就是在危急時刻幫助每一位手足無措的客戶、親友,渡過最慌亂難熬的時刻,讓他們得以在焦慮中有最專業的協助與依靠!明天,也請繼續守護您身邊的每一個朋友們。
人類基於求生本能,天生具有解決問題的慾望與能力,當遇到對方提出問題時,我們就會自動切換思考方法,將「聆聽模式」切換成「答題模式」,會驅大腦運轉,嘗試思考出對方想要的答案。
如果聽者回答出正確的答案,內心會得到滿足感,觸發「理所當然」的正面感受;但若無法答對,或提問者給的答案出乎意料之外,往往能讓聽者觸發想了解「為什麼」的動機,刺激聽者想要繼續聽說明和理由。
以上面的提問來說,故事的特別點是我找了一個平常不太會馬上聯想到的「高中同學」,這個小小的特別點就能夠讓我放大這個故事的特殊之處,後來再加強同學的另一個特殊身分-我的保險業務專員,就讓這個故事有另一個含意-「出事的時候,我們要找能解決問題的人」,就讓這個事件有了其他的引申。
因此,丟出一個設計過的提問,並帶給對方別出心裁的答案,將能使對方因為答案特殊,而引發更高度的聆聽興趣!會大幅提升聽眾對講者內容的專注度,也會更容易產生共鳴與回應喔!
讓故事更有啟發的小提示:
有效的提問,是說故事加分的重要武器!!
設計一個小問題,不但能觸發對方的思考,還能提高對方聽故事的動機!
1.設計問題的時候,先思考「我要說的這個故事有什麼特色?」、「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?」找出特別點,用這個特別點來設計問題。
2.每個故事都有值得被說出來的部分,所以也可以使用「同類提問法」。上面這個故事也可以說:「跟各位一樣,我馬上打給我的媽媽!」後面再來揭曉,原來媽媽就是我的保險業務員,然後帶出故事意涵)
3.提問的解答可以放在故事開頭,引發聽眾想聽的興趣;也可以放在故事結尾,作為故事最後的結論,讓人有「恍然大悟」的效果喔。
我是王子,我們下集見。